|
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应该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转折点的标志 |
中评社北京8月28日讯/中国第二季度GDP确认超越日本后,国内舆论占压倒多数的声音是“降温”。 上海证券报发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文章表示,在这个时候,保持高度冷静和警觉是正确的,但我们更应以大部分精力去冷静思考如何充分利用GDP世界第二的成就所创造的有利条件以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如何应对这一成就所不可避免会带来的某些新挑战、新问题。
文章称,面对已位居世界前列并仍在日益增长的国家经济规模,面对东部大中城市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在一些方面已不让发达国家的现实,我们需要注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均GDP和收入水平仍将需要继续赶超发达国家,而这种赶超越来越需要建立在自主创新以及先进制造业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超越此前二三十年行之有效但正越来越难于为继的模式,至少是超越这一模式的某些方面。从优先发展东南沿海,到依靠形形色色优惠政策开路以至于“不给资金给政策”司空见惯,到高度依赖廉价劳动力“优势”……这些以前的成功经验,今天都需要重新经历我们自己的严峻审视。否则,我们的命运或许就不是成功实现对西方国家的“赶超”,而是“被赶超”,即被西方霸权刻意扶植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所赶超。回顾历史,“赶超”者“赶超”不成反而“被赶超”的悲剧屡见不鲜。因此,赶超大业,中国依然任重道远。
日本从明治维新起确立赶超欧美、富国强兵的目标,虽然历经周折,但到1968年明治维新100周年之际,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超越了当时的联邦德国,跃居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之位;1980年,日本政府《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满怀豪情昭告世人:“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一直把追赶欧美发达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已经达到,追赶型现代化时代业已结束。”但1991年5月,日本开始滑入“泡沫经济”破裂后的经济衰退泥潭,程度之深、历时之久,均创战后之最,迄今未见根本起色。日本奇迹黯然失色背后的人口老龄化、战术能力高强而战略决策能力低下、既得利益群体掣肘、外部势力(主要是美国)处心积虑压制等教训,无一不值得我们深入观察,细心体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