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致力经济民生 策谋发展规划

http://www.CRNTT.com   2010-09-22 11:32:15  


 
            尽积极处理“棘手”问题的职责

  曾荫权出席地区谘询会时表示,政改方案通过后,来年的施政重点会以民生为主,包括贫富差距和在职贫穷问题。他认为,这些现象是源于部分市民无法参与高增值服务业,令工资停滞不前,相反参与高增值业务人士的工资就不断上升,这是香港经济结构转型所带来的问题。政府的挑战是在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亦要设法让市民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曾荫权又表示,会继续落实他在07年提出的各项承诺,包括推行最低工资、竞争法立法、医疗改革等,也会积极处理各项07年未有出现、但今时今日市民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

  实际上,无论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让市民分享经济繁荣,还是积极处理市民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都需要一个充分酝酿,凝聚共识的过程。甚至一些政策和计划,亦需要这样一个的过程。例如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由两家电力公司向住宅用户派发一百元悭电胆现金券,鼓励市民用悭电胆取代钨丝灯泡。政府原先的想法是希望在不影响电费下,推行计划,但及后计划引发争论,政府亦发现实行存在困难,涉及公帑需要慎重考虑,所以决定搁置计划。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2003年政府推出西九计划,虽然经过大量谘询,招标前又在立法会内进行表决,并提出修改方案,压缩地产项目,放弃单一招标,但还是要推倒重来。

  这说明,本届政府一方面要继续落实07年曾特首竞选行政长官时提出的各项承诺,包括推行最低工资、竞争法立法、医疗改革等,另一方面也要提出一些“积极、进取和具前瞻性”的计划和措施,让社会充分酝酿,积极讨论,凝聚共识,以待未来实施。香港的决策程序本来就很复杂,再加上公众谘询过程漫长,凝聚社会共识相当不易,因此,特区政府在目前政治争拗基本平息的情况下,应针对本港经济发展缓慢、转型举步维艰、成长竞争力严重落后、产业空心化和单一化、在激烈区域经济竞争中被边缘化、贫富悬殊加剧等等问题,提出长远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措施。这些计划和措施如何配合政府资源的运用,是下届乃至下下届的职责,本届政府并不存在越俎代庖的问题,而是如曾荫权所说,尽了不做“看守政府”,施政一定会积极、进取和具前瞻性的职责。

           突破香港经济发展瓶颈的必行途径

  本届政府在未来两年施政,面临“后政改时期”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以及港深合作、粤港合作深化的难得机遇。珠三角正在大力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香港服务业发达,在促进珠三角转型、调整和升级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去年,深圳公布了《深圳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今年四月,中央批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港深两地借助“深港创新圈”、前海合作区、河套地区开发、“深港金融圈”等重大项目合作,向“深港国际大都会”挺进,已是大势所趋。

  目前在产业结构方面,深圳、香港互有差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是香港所欠缺,而香港金融业则领先于深圳,两地产业的差异可互补不足。深圳特区成立之初,规划的人口是80万,到今天,深圳人口已突破1,400万,堪称世界级城市。没有人能够预测到,“深港国际大都会”30年后的明天,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与格局。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应深刻了解胡主席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典时重要讲话中关于中国未来改革开放的战略思路,以及“深港国际大都会”必将形成的不可逆转的趋势,未雨绸缪,在多方面作出配合,就需要施政“积极、进取和具前瞻性”,这不但是突破香港经济发展瓶颈的必行途径,而且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长远之举。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