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未来经济工作底线

http://www.CRNTT.com   2010-12-04 08:28:22  


 
  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在上升

  文章认为,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多、通货膨胀预期、资产价格泡沫、周期性不良贷款增加等宏观风险压力较大,金融业资产质量和抗风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金融体系面临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艰巨任务。

  第一,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有很多薄弱环节,粗放式信贷管理模式亟待改变。银行关注类贷款频亮黄灯,主要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呈现集中性增长,余额是不良贷款余额的2倍多,在资产质量发生波动时很可能迁徙为不良贷款。房地产调控力度更加严厉,一旦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等相关行业贷款会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随着国家加大对土地使用的监管力度,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在财权、事权不统一的情况下,地方财力远期堪忧,财政支出面临很大缺口,在养老金、公积金和医疗保险等方面存在很多欠账,地方政府负债隐性化现象突出。同时,地方融资平台普遍依靠土地融资,杠杆率被多重环节放大,金融改革多年努力建立的财政与银行体系之间的防火墙被破坏,扩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敞口。

  第三,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剧增,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以美元为主体的外汇储备保值增值风险增加,多元化持有战略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引发不同国家差异化反应。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弹性,利率市场化推进缓慢,资本异常跨境流动频繁,宏观调控失效风险不断增加。

  第四,国内资本市场功能不健全,融资渠道缺乏,作为新兴市场国家重要经济特征的资产价格泡沫,始终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企业上市融资面对许多限制,很难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获得规模性资金,依赖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比重过高,信贷机制在宏观调控方面作用依然显着,直接与间接融资结构严重失衡,中国直接融资占比在20%左右,远低于国外成熟经济体50%的一般水平。

  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

  文章指出,系统性金融风险严重影响了中国金融稳定,全球金融危机已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的金融改革进程已把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一项战略问题对待,并通过正在建立的技术、制度等手段来吸收各种内在金融风险要素,把风险控制在最低点,防范其危害性的发生。笔者认为,金融始终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必须紧密围绕实体经济改革,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通过实施有效监管推动金融回归其简单、透明、有效的本质。

  系统性金融风险关键在于预防,必须建立健全一套能够正确反映金融体系健康与稳定程度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针对性地实行动态监管,节约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在进一步实施微观审慎监管的同时,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根据金融体系信贷增长、资产价格、杠杆率等的发展变化情况,分析、判断系统性风险的特征、水平、趋势,并果断采取逆周期监管政策,平抑周期波动。加强对系统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金融领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国界的风险监管协调机制,弥补监管真空和不足。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