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有多远?

http://www.CRNTT.com   2010-12-07 09:09:02  


 
  相比高楼、人才、工业基础,建立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更为重要的是制度体系——也就是张先生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搞好人民币、放开外汇管制、司法或法治”。或许,在香港、纽约、伦敦等的比较、竞争中,因为制度要素相似,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大家比硬件等其他要素就可以了;但若连这样的制度基础都不具备,还怎能奢谈其他?莫非张先生身处市场经济环境久了,以至于认为那是天经地义,可以视而不见?

  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制度体系细节上自有差异,但本质却是一样的。而这个制度体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开放性。只有开放,才能孕育或者吸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企业,使这个金融中心的构成主体富有竞争力;只有开放,才能健全规则,规范、透明管理,使潜规则无从施展,让企业平等竞争、共享利益;只有开放,才能有效提升监管机构的管理能力,把金融风险降到最低,而不至于陷于“监管能力达不到就不开放、可不开放监管能力就永远也达不到”这样的逻辑困境!

  有了开放、规范、透明的制度体系,才会有健康的市场。上海的金融市场,似乎已经规模不小,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香港相差无几。从证券市场看,上海证交所与香港证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市值也大致相当。但若稍加分析,我们就知道,差别可大了!

  单从金融主体来说,上海金融市场上,国企无论从资产还是业务量来说,都占90%上下,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业务经营上更有政策、网络等各方面的优势。而香港则是最为开放的市场,本土的、外资的、内地的都有,且多半是真正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上也是一视同仁。

  证券市场差别更大,港交所规则清晰、透明、规范,企业只要达到其标准就可以上市;而上交所则开始是为解决国企融资而设,指标是计划分配,后来虽说也实行标准准入制,说不管是民企还是外企,只要达到了标准就可以上市,但你看看现在上市公司的结构就知道这个标准是为谁设的标准。至于监管、信息披露等等,那差距更不是可以量化的,而是质的差别!

  我接触内地上市企业算是最早的,但也因此受了惊吓至今不敢涉足股市。如果企业信息都作假,你还敢对他们进行长期投资吗?如果短期炒作,你又怎么能跟那些财大气粗又有背景的庄家比拼呢?

  但就是这样一个证券市场,我们都迟迟不敢刮骨疗毒,这样的上交所即使上市公司资产全球第一又怎样?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撑吗?港交所2008年除牌8家,上交所敢吗?难道真的是它的上市公司质量如此之好,开市20年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到摘牌地步?如果这千把家上市公司不合格的有,却就是不能退市,那这个市场又是个什么市场,它的信用从哪里来?没有了股民的信任,有追求的企业也不愿自甘堕落去与某些企业为伍,那这个市场的竞争力又在哪里?劣不汰的结果也会导致优不胜,甚至对优质企业更为不利。这种情况下,国外的公司会来上交所上市吗?若只是自己关起门来玩,还能叫国际金融中心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