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扩大内需与增加收入

http://www.CRNTT.com   2011-02-11 09:18:50  


 
  然而,如何提高居民收入,仍然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文章认为,从国民收入的格局来看,至少有如下两个方面,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目前所取得的收入,都不是完全的收入。就城市居民而论,原来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之类的投入是由政府负担的,但是,市场化改革以后,这些负担转移到了城市居民头上,要由城市居民自己负担。而另一方面,城市居民在承接了这些负担以后,并没有收到相应的“对价”,也就是说,工资性的收入没有相应地增长,而政府原来按照什么税率收税还是照收不误。由此,就产生出了居民所不得不负担的“三座大山”。就农村居民来说,为了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要,我们长期以来执行的是低价农产品政策,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同,在中国,对农民相应的补贴却从来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如果说改革之初种地还能够致富的话,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奇闻。农民工的境遇就不用说了,他们虽然长期在城市打拼,却从来没有获得过变成城市居民的权利,当然也就不会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福利。这种不完全的分配方式当然会从别的方面来取得平衡,通常表现为企业的超额利润、表现为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

  第二,国有企业获得的利润,并没有真正惠及到全体国民。国企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国企利润理应向全民分配。但从1994年起,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国有企业一直没有上缴过利润,虽然如今规定上缴,但比例过低,绝大部分利润都仍在企业手中,转化为企业新增投资和内部人的高福利待遇。有研究表明,从2007年到2009年,央企上缴的红利共1572.2亿元,而这三年里央企利润却超过2.4万亿元,上缴比例甚微。不仅如此,这几年央企上缴的国有资本收益绝大部分被以各种项目的名义返还给了央企,比如,对石油巨头的巨额补贴、为东航的大规模注资皆来源于此。

  还可以从机制的方面来研究居民收入的问题。从劳资双方的博弈情况来看,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巨大,劳动力之间的竞争激烈,劳动力在与资方的博弈中就一定会处于不利的境地。时不时出现的“民工荒”恰好说明做农民工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不会是最优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收入的增长就缺少了根本性的动力。在法律方面,对于劳动者收入的增长也没有强制性的规定。目前,不少地方政府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地方“十二五”规划中也更加强调了要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但是,这些都是自愿性的行为,而不是法律强制要求使然。

  就这样,一方面不能取得完全收入,另一方面缺少有效的促进收入增长的机制,扩大消费内需,还真成了一个难题。

  文章指出,投资性需求我们还是需要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况且我们仍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成熟的经济体相比,投资的需求更多;外需也同样是需要的,历史已经反覆证明,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发展。然而,与这两类需求比较起来,如何使消费内需能够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才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最为确切的提法应该是,增加收入尤其是增加居民收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