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小企业是国家战略转型的关键所在

http://www.CRNTT.com   2011-02-23 09:02:48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从“国富”走向“民富”的关键路径,更是打造中国经济活力,培育新的竞争力的关键。
  中评社北京2月23日讯/近几年,随着要素红利的衰减、劳动力、土地以及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许多低端制造的行业利润率越来越薄,靠实业起家的众多民营企业纷纷“逃离”实体经济,“卖商品不如倒资本”、“不求百年基业但求资产增值”的论调流行于坊间,作为最早成为中国现代市场经济主体的中小企业搞实业的动力渐渐变小了。

  经济观察网发表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文章指出,中小企业一直是国家财富创造的主力军。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0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中小企业不仅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许多创新成果也来自于中小企业,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但是总体来看,这几年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许多发展困境。

  经营成本高,中小企业普遍税负较高。2005年,美国《福布斯》发表的年度“税负痛苦指数”中,中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指数以160位居全球第二。我们无法考证这些数字的全面性、合理性和真实性,但是,中国中小企业承担着高税收负担是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中小企业从总体税收负担水平上看,居高不下,税收占销售收入的负担率为6.81%,高于全国各类企业6.65%的平均水平;税收占资产总额的负担率为4.9%,高于全国1.91%的平均水平。过重的税负不但增大了企业的负担,而且降低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竞争能力。

  导致民间资本无法进入某些行业也是部分资金逃离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环境不宽松,垄断性行业国有资本"一家独大"的问题依然严重,民营资本进入的壁垒障碍较多,“弹簧门”、“玻璃门”现象依然存在。

  此外,中国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劳动力结构等还存在着既往传统经济模式的烙印,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创业孵化体系、风险投资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分配与激励制度以及中小企业支持体系等一整套的制度结构尚不成熟。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