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从90年历史大变动看中共马克思主义新觉醒

http://www.CRNTT.com   2011-06-27 09:59:21  


 
  第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经过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工作路线、工作方针上的拨乱反正,党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种种严重失误特别是“文革”教训,进一步确认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此同时,独创性地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对社会主义再认识中,党独创性地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性纲领性的基本命题。与此相联系,确认“马克思主义最重视发展生产力”,确认“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且确认直到21世纪中叶即2050年以前,中国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第十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过程中,党独创性地提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从农村开始,进而发展为以经济体制为重点的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尔后又独创性地提出,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第十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立足时代特点和基本国情,党独创性地提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即依次经过解决温饱问题、奔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步骤。尔后又把从21世纪初中国进入“小康”后,到2020年的这20年,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

  第十三,面对21世纪全球性挑战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需要,党独创性地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统筹协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际国内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大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第十四,通过把国内大局同国际大局结合起来,把国情意识同世界眼光结合起来,清醒估量20世纪后期和 21世纪前期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党独创性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世纪之交,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提出“冷静观察、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方针。进入21世纪后,进一步强调清醒把握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对的必须紧紧抓住而又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全方位地拓展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构建利益共同体,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第十五,联系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独创性地提出全面建设好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指出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要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使自己既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与此同时,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强调坚持不懈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第十六,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之后,党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独创性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表明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