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及其中长期后果

http://www.CRNTT.com   2012-01-03 10:19:37  


 
  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后果。我觉得在政治方面可以说这个运动临时解决了红卫兵运动问题,这是肯定的,毛泽东通过上山下乡运动解散了这些知青,在这方面完全成功。可从比较长期的毛泽东的目标来看,我认为基本上没有成功,比如青年知青在农村没有一个变成所谓的社会主义新式农民,这些知青都要回城,做别的工作。所以在这方面毛泽东虽然改造了这一代人,可他改造这些人的结果跟毛泽东原来的想法相反,中国那些知青在农村学了什么?他们没有变成利他主义,也没有变成所谓的"革命的接班人",也没有变成为了理想而忘记自己利益的人,反而他们变得非常实事求是,首要面对的问题是解决生存问题,而且他们看到中国具体的情况即农民很穷,农村落后,而农民希望可以有另外一些政策,不希望继续越来越集体化的模式。在70年代末农业政策有大变化,很多知青参加了那方面的策划,因为他们比较了解农村的情况,当时有一些研究所、政府的智能团很多知青其中,而且改变了原毛泽东的政策,搞了一个新政策,以家庭为基层的生产基础,也就是所谓的包产到户。这是一个好现象,在农村里那些知青知道中国的真正情况是怎么回事,但从毛泽东概念来说,他们思想的变化不是毛泽东所希望的。

  另一方面这一代人没有受好教育是一个大的负面后果,这一代人基本上完全失去了这样一个机会:好好的念书。当他们回城后,因没有受过好教育,没有文凭,找到的工作也不是很好。而且因为改革开放,新的经济政策,因没有知识导致他们失去了很多机会(当时需要很多有知识的人来发展经济)。他们回城大部分唯一的办法是当工人,最好的是在国营企业当工人,可在1997年以后,那些国营企业改革,改革的结果是很多人下岗,所以有一个学者写了一篇文章《从下乡到下岗》,这是这一代人的命运,是他们自己个人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在这方面明显的是国家在这十几年缺少很多受过好教育的人,我叫这一代为"失落的一代",有些人有意见,特别是知青那一代。我说"失落的一代"没有贬义,基本上是说他们幻想破灭的经历,"失落的一代"的说法是海明威在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说有一个法国人跟他说打过仗的那一代都是"失落的一代",都不信什么。当时中国也是这样,那些知青到了农村已经完全不信他们原来的理想,他们受过的比较正宗的社会主义教育与所得到的价值观完全不同进而完全破灭,他们变得非常实际,实事求是,已经不信了。当时一个诗人北岛写了一首诗《我不相信》,这在当时比较有代表性。他们是失落的一代因为他们失去了他们小时候的幻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受好的教育机会,这是长期的损失。

  当然,不能只是强调他们是失落一代的情况,其实他们也是思考的一代,因为他们面对着真正的中国情况时开始思考,而且在他们之中有一小部分人在1977、1978年恢复高考时有了这个机会,后来上大学。这批人比较有意思,他们有很深的社会经历,一般的城市青年没有的机会,在后来有机会再读书时,希望可以念书,所以一有机会可以念得很好,这批人有意思,也出了很多比较出色的学者、艺术家、作家。这是一小部分人,从整一代来说大部分受到了很大损失。

  另外一个长期后果是,去年我的书出后,开始做一些演讲,我以为听讲座的人中多数是知青,反而我发现多数是年轻人。我问他们,他们说多数是知青的孩子。这些年轻人说"你讲长期后果应该讲我们",当时知青的经历影响着整个社会、影响父母和兄弟姐妹,这个我知道,但我没想到会影响到他们下一代。因为他是在农村出生、生长,虽然他的父亲是农民干部,但还是有一种歧视,大部分人农民觉得他不是本地人,说他是城市人,因为他的母亲从来没有完全融入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在全世界都是比较难进入的,如果你不是在那儿出生的,你的祖先不是在那儿出生的,很多人觉得你就不是本地人,会觉得有距离。当然这样的年轻人受到的影响相当很大。回城知青的孩子会不会受影响?我现在觉得有一点影响,因为知青的经历影响他们的思想,而且影响他们对未来、对孩子未来的期望。所以很多知青孩子说,我们的父母不能受好教育,他们对我们的要求太高,他们把原来自己念书的希望就放在下一代的位置上。这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有一些是知青的孩子说,他们的父母因为对理想有太多怀疑,所以不希望他们的孩子做一些理想主义的事情,希望他们比较实事求是的、实际的,能找多赚一点钱的工作,这可能是间接的一个影响,所以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长期的后果。

  关于这一代人,有一个学者说他们是毛泽东的孩子,因为他们大多数是在毛泽东执政后出生,后来完全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他们在毛泽东的社会里成长,可他们受到了很大损失。当然他们受了毛泽东很多影响,但也有不少人对毛泽东思想、行动开始怀疑,这一代人很特殊。另一方面现在他们要回忆他们的经历,经常比较矛盾,一方面觉得他们的经历是有价值的,而且有一些人怀念这个时代,所以后来就有了一些展览、回忆录都是"一生无悔"的说法,而且有一些知青搞一些联谊会集体回到他们下乡的地方,这种怀念的现象有什么意思?我觉得这是一种怀念自己青春的一个现象,有时候他们也会重复当时那些赞赏这个运动的口号,唱当时那些红歌,唱歌颂上山下乡运动的歌,如果你深刻的跟他们谈话会发现他不希望他们的孩子跟他们经历同样的经历,他只是一方面的怀念他的青春,这是很自然的事,你们到了40岁、50岁时可能会开始怀恋你们的青春。

  另一方面我觉得也是找自己的价值。我刚才说到很多是从下乡到下岗,回城以后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在新的社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一般很早退休、下岗。所以很多人特别强调自己这方面的经历,强调他的积极性来补充自己在社会上的价值。这可以理解,因为受到的损失太大,要表示自己的价值。再一方面我觉得也有很多人,特别是在后来受过教育的人对这个运动持批评态度,而且这个运动帮助他们比较实事求是的看社会的情况和政治问题的情况。这个后果是双方面的,比较矛盾的,但如果说这些人是毛泽东的孩子,可能毛泽东不会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孩子,当时毛泽东希望青年完全学他,经历他经历的事情,因为他自己也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后来回到农村去干革命,他一向觉得自己在农村与农民接触得到了他的革命理想,而非在看书时得到了什么理想。当然他也看书,也看古书,可他一向比较歧视知识分子以及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所以我觉得这一代人制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毛泽东所想的社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