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校车事故背后走不出的怪圈

http://www.CRNTT.com   2012-02-02 11:54:32  


"哪有炊烟,哪就有学校"的办学模式也是建立在村民自掏腰包之上
  中评社北京2月2日讯/甘肃校车事故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江苏丰县、云南丘北接连发生校车事故,而这些事故的背后都有着共通原因:农村中小学教学点逐渐消失,中小学向县镇一级集中导致大批中小学生必须长途奔波前往县城就读——十年来“撤点并校”政策的效应在校车事故上展现出悲剧性的一面,但乡村教育布局调整所带来的影响,绝未止步于校车事故。

  一、十年撤点并校让小学生上学“有风险”

  1980年代中期以前,为了便于扫盲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的布局方式按村级行政区划进行,每个行政村都办有一所完全小学,偏远的自然村(或屯、寨)学生上学不方便的,也都办有教学点,教育部门规定,学校要在村庄2.5公里以内,以便学生就近上学,1990年代,中国乡村教育基本形成了“一村一校”的学校布局。但这种布局从2001年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

  教学布局调整后平均上学距离增加4公里,西部省份甚至超过15公里

  2001年开启的将教学点和学校整合集中到县、镇一级,直接使得乡村孩童的交通成本增加。上百万乘车穿梭于国道之上,往返于学校-家庭之间的农村孩童,在普遍超载、缺乏校车制度的条件下,交通事故也只是概率问题。调查显示,学校布局调整后学生平均上学距离从 1.6公里增加到 4.05公里。同期在各类中小学生安全事故中,有 32%发生在上/放学途中,其中交通事故占19.64%。

  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一名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小学校长曾说,在教学布局调整后,当地200名小学生中,一半小学生上学路程增加到了5公里以上,而另一个来自西部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说,在当地偏远山区的学生,到校单程距离都在6公里以上,这些学生上学路程花的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两个多小时。2011年10月,时代周报的记者在宁夏采访时发现,合并后的小学与学生家庭的距离甚至超过了15公里。

  “黑校车”居然也比没校车强,全国70万辆校车缺口,边远地区小学生甚至要靠溜索、步行等方式上学

  在增加的上学距离面前,交通工具迫在眉睫。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校车事故中始终难以解决的悖论在于,即便是那些乘坐“劣质校车”、严重超员甚至非法运营校车的孩童,也要远比那些没有校车可坐、甚至需要徒步跋涉、溜索的学龄儿童幸运的多。上海一家评估机构曾按美国校车案例测算,中国专用校车需求空间约为80万-100万辆;按单个省需求量推导,全国专用校车需求量大约为70万辆左右。而现实情况是,中国在校中小学生约2.33亿人,保守按1.5 亿中小学生计算,当前符合标准的专用校车仅为1万辆左右,学生千人保有量仅为0.12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