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民间“放贷”为什么这样红?

http://www.CRNTT.com   2012-02-09 10:32:15  


官员私人资金进入民间高利贷的情况在温州等地事实上已是公开的秘密
  中评社北京2月9日讯/几乎在一夜间倒退回15年前,毫无技术含量的金融骗局在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重新上演,银行在高息揽储,民间在炒资金。随着连串高利贷案件密集爆发,公务员放贷,“官银”介入民间借贷,其进出路径已经渐显清晰。

  ■ 民间借贷疯狂“官银”分一杯羹

  公务员放贷已是“公开的秘密”?

  去年年底,温州市永嘉人施晓洁担保公司募集高利贷后跑路的事件,将背后一串公务员债主身份牵了出来。这起集资案中的债主,相当部分是永嘉当地有一定级别的公务员,其中八成债主是公务员,有的是局级以上的。事实上,官员私人资金进入民间高利贷的情况在温州等地已是“非常普遍”,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灰色转贷敛财迅速

  尽管眼下银根收紧,但公务员在向银行贷款时仍存在“身份”优势。低息、便利的贷款资金给部分公务员创造了高息转贷的机会,牟取息差收益成为了他们“收入”的一部分。

  比如在青岛,公务员在银行的贷款年利息一般不会超过8%,而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民间金融机构给予公务员的资金回报却在月利2分左右(合年息24%左右,息差达到16%左右)。一笔30万的资金转贷出去,利差的收益一年能有5万,“赚到手非常轻松”。再比如,公务员一般会通过申请房贷来套取现金,也有申请住房装修贷款、汽车贷款等贷款的,目的就是从银行套钱,反正银行也在贷款中为公务员大开方便之门,双方都有好处。

  洗钱通道:风险大回报高

  一些官员拿出几百万、几千万放高利贷,既是他们洗钱、以钱生钱”的一个秘密渠道。民间高利贷中,“官银”中更掺杂不少见不得光的黑金。“事实上,很多黑钱都会通过这种民间拆借途径滚动,一方面民间拆借的隐蔽性刚好适合了这些资金‘见不得光’的需求。另一方面民间拆借目前利率高涨,别的领域投资确实难以找到如此高的回报,这部分黑钱又不太在乎风险。”某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唯GDP论作祟:短期推动经济繁荣

  高利贷在积聚风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高速增长。尽管这种增长难以长期持续,但现行体制下地方官员对短期政绩和表面繁荣的注重,已经超过了对于长远发展的追求。另一方面,现有的银行体系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高利贷成为兼具融资和投机色彩的双刃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