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如何看待高校“伪娘团”走红

http://www.CRNTT.com   2012-04-10 15:14:32  


 
“伪娘团”让艺术失色

  2012年04月10日07:13 深圳商报

  早在2010年,“伪娘”就已经很火了。只可惜,“伪娘”火起来,却每有让人高兴起来,而是让人焦虑起来。因为,“伪娘”火起来的背后“男孩危机”。而针对一个时期以来的男女性格混乱,越来越多的孩子“中性化”,河南郑州十八中试行了新校规28条“阳刚男生”标准,20条“秀慧女生”标准。殊不知,现在搞出个“伪娘团”来。

  不管围绕“伪娘”争议的结果如何,男人就该有男人的样子、腔调,女人就该有女人的样子、腔调, 这始终是大众判断一个人是正常的起码的标准。离开了这个标准,只能算另类了。也许,有人会说,这就对了,另类的,才是艺术的。确实,这些年,很多事情都让人难以想像,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尽管如此,我还是以为,真正的艺术不是这样的,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甚至人们的口味发生了变化,真正的艺术都应该有它的底线。

  而这种“伪娘团”走红算什么?开创了艺术的新局面吗?显然不是。说轻点,是哗众取宠,利用多数人的好奇、媚俗,赚起廉价掌声和几个面包钱;说重点,则是在胡闹,不仅混淆了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倾向,还扭曲了现实与事实。准确地说,是在为目前人们担忧的男女性格混乱推波助澜,是丧失社会责任的做法。进一步说,这种演出越走红,就越让人担忧,意味着艺术更加失色。

  市场经济渗透下的艺术,虽然说早不是我们理想的样子,但作为文艺人士、尤其还在高校深造的大学生,还是应该有点原则、风骨的。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风骨的文艺人士并不少见。比如,朱自清先生在生活极度艰难时,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人的救济;梅兰芳蓄须明志,坚持不给日本人唱戏;20世纪40年代,卞之琳先生在国外写了一部七八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表现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心态,回国后发现国内文学创作要写工农兵,不写小资产阶级,但是他并不随波逐流,把自己经营几年的作品付之一炬。这些中国文人的风骨,今天怎么倒在已没有温饱顾虑的文人身上丧失了呢?

  无疑,“伪娘团”的走红反衬出团体的堕落、艺术的失色,是值得个人、学校、社会深思和反思的。在艺术取向、价值迷乱的多元时代,艺术真的不能这么扭曲和胡闹下去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