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谁在代表人民享受国企红利? | |
http://www.CRNTT.com 2012-06-01 11:08:02 |
理论上看,国企红利在内部循环似乎有法理基础。我国实行了“统一所有,分级代表”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中央政府——国务院作为全国人民的统一代表,成为国企所有者,享受国企红利。同时全国人大授权地方政府像中央政府一样“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利。 但如此一来,国企红利的分配对象从理论上是全国人民,在现实中是依托地方政府把利润大量滞留于国企内部,出现国企红利内部化现象。 有一个数字能说明。据中央电视台报道,2008年三家重量级国有企业——中石油、中国移动、工商银行税后利润总额超过3000亿元,而总共只上缴了200多亿利润,其余利润均被国企内部化。 这部分“体内循环”的钱,最终流向了哪里?中央企业留存收益再投资,转化成更多的国有资产。2004—2009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468亿元,扣除从2006年开始上交的国有资本收益1686亿元,留存收益20782亿元;而同期中央企业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31480.5亿元,上升到62976.5亿元,增加了31496亿元。也就是说,国有资本2万亿元的投入,形成了3万亿元的资产。 而国企高管与人工工资逐步增加,则被理解以隐性方式瓜分国有资产。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08年中薪酬调查》数据显示,在各种性质的企业中,外资企业的薪酬增长率为11.7%,合资企业为11.4%,民营企业为13.9%,国企涨薪幅度最高为14.5%,国企高层管理级薪酬增长率为16.0%。国企高层内部建设时利用薪酬、国企福利等方式将国企红利转归个人所有,如此“水涨船高”,势必拉大国企与社会收入差距,天下好儿女竞奔国企。 上交红利底线应在20% 类似这样的国企红利分配方式带来很多问题。留在企业的利润过多,非常容易导致企业的盲目投资及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利于国家调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分配的内部化造成市场垄断格局,也会促使市场转向低效率。 对于一个占据市场的霸主企业来说,该企业的产品定价、销售数额、产品质量在市场内不受威胁,消费者成为价格接受者。即垄断的国有企业可以在市场中自由定价,成为价格的执行者,同时垄断企业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对手,使其不会耗费成本进行新型产品的研发和产品工艺技术的改进。这就使得部分市场经济行业满足于当下的经济生产行为,促使市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不利于市场发展。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