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国家竞争力走强势头在放缓吗

http://www.CRNTT.com   2012-09-10 08:22:48  


 
  文章分析,相较而言,中国经济规模尽管已超过7万亿美元,并有220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真实经济实力尤其是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远未达到可以取代上述四大传统工业强国的程度。在中国目前每年2万亿美元左右的制造业产值中,真正能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的部分,估计不超过五分之一。若以劳动生产率、产业获益程度、产业控制力等关键指标衡量,所谓中国制造业超过美国的说法最多只是说法。美国1150万产业工人每年创造的产值差不多相当于中国1亿产业工人创造的产值,何况中国日渐做大的制造业规模,实际上是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不断膨胀为基础的。如果GE、苹果、通用汽车等在华投资美国企业果真实现产业回流,如果日本和欧洲在华投资企业也采取类似行动,则中国制造业规模将迅速跌出世界前五。

  更深层次的忧虑还有,如今不少中国支柱产业的控制权已不在本土企业手里。如作为国家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外资渗透力已非常绵密,外资实际上已控制了中国汽车业的命脉;在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产业领域,如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其主要设备与技术大多依赖进口,面临“产业空洞化”风险。

  文章指出,就战略层面的竞争来说,我们尤其欠缺具备全球资源配置力的高端制造企业,以苹果、微软、英特尔、GE和谷歌为代表的超级企业如今已是横亘在中国企业面前的一堵高墙。市值傲居全球的苹果今天已打造出一个缜密、神秘的全球产业链,绑定了全球制造业最顶尖的企业,而这些企业正24小时为这座帝国大厦添砖加瓦。中国已成苹果产业链中最大也最重要的制造基地,但同时,也是最没有话语权的群体,因为这个庞大的制造基地的利润率只有不到2%。

  尽管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创新性企业的表现值得充分肯定,但整体而言没有形成集群优势。更深层次的威胁还在于由波音、联合技术、洛克希德•马丁以及雷神等美国王牌军工企业构筑了针对中国企业的技术高壁垒,要在短期内实现跨越,说易行难。

  文章认为,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注重强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全球资源配置力的今天,中国既要切实维护在传统制造业价值链的核心利益,更应把握未来竞争趋势,深耕产业革命与技术进步,培育高端制造业优势,力争在未来十年打造出能成为本国经济增长新引擎的超产业体系,以此推动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为此,我们必须尽快落实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揽子方案,以期在切实提高应对国际经济摩擦博弈水准的同时,尽快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宜深耕核心技术的研发与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推广,确立制造业发展的高增值和高技术发展导向,在积极参与资本与技术要素密集的制成品乃至中间品生产的同时,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新跨越。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