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外贸走上全面提高开放型道路

http://www.CRNTT.com   2012-11-15 08:59:34  


  中评社北京11月15日讯/尽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财政悬崖”和新兴市场经济动荡阴云笼罩,尽管年初和8月外贸增幅之低曾令人震惊,在传统的“金九银十”时节,中国外贸仍创造了不错的业绩。继9月出口增长9.9%攀上单月出口新高之后,10月出口又同比增长11.6%而达到1755.7亿美元。这样,1至10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31615.7亿美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16709亿美元,增长7.8%;贸易顺差1802.3亿美元。考虑到全球贸易急剧减速,中国外贸在全球市场份额逆势上升,表现堪称优良。

  上海证券报发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文章分析,中国外贸上述数据意味着什么?

  这首先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和外贸的全球竞争力总体依然强劲。成本上升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压力有目共睹,但勤奋且有文化有组织的劳动大军、巨大国内市场天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效益、优良的基础设施、完整的产业体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世界范围内已处于较高水平且日趋改善的公共服务效率、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所有这些给中国制造业及其出口铸造了大多数国家难以企及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受成本上涨压力影响最大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也保持了一定增速。1至10月,中国服装出口增长2.6%;纺织品增长1%;鞋类增长10.6%;家具增长31.9%;塑料制品增长39.7%;箱包增长5%;玩具增长7.3%。

  我们绝不能无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产能和出口订单向越南、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但也不宜过高估计其影响中国出口全局的能力,因为他们的贸易规模太小,而且抑制成本上涨的能力比中国要弱得多。去年,中国出口仅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就有2405.54亿美元,这一项就超过了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出口总额:马来西亚出口总额2270亿美元,泰国2288亿美元,越南969亿美元,菲律宾480亿美元;就是印度这样的大国,出口总额也只有2966亿美元。而且,由于除印度之外的这些国家人口和经济规模都比较小,加工贸易转移造成的成本上升速度会比中国这30年快得多。相比之下,珠三角、长三角这样有广袤腹地依托的出口重镇,加工贸易的劳工成本等多项成本就能维持很长时间的稳定。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