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陈来:国学依然是社会伦理的长久资源

http://www.CRNTT.com   2013-01-10 14:48:09  


 
台湾可作大陆国学发展的借鉴

  东方早报:前段时间,山东省教育厅发文要求中小学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湖北省部分学校则推荐删节版《三字经》、《弟子规》、《劝学诗》等,对此你有何看法?

  陈来:我的看法比较中庸,应该说有其自身的理由,也不必责备。

  儿童的经典诵读活动,从总的方向来说,我是赞成的。现在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没有比较集中地学习“如何做人”的主题。传统中国文化是从小孩子抓起,“做人”很重要,现在的教育把这些阶段全忽略掉了。

  在3000年前的周代有关礼仪的经典和规定里,就已经很详细地规定了对儿童的这种教育。一直到清代,对小孩怎么教育,都是有一整套东西的。这套东西基本上是对儿童少年行为的一种训练,让他学会自我约束和适应社会的礼仪,怎样从小学会在不同的范围内来扮演自己的伦理角色。现在我们体制内的学校教育不教这个,但是老百姓觉得这个东西还是重要,他就需要这个东西。

  再比如说《弟子规》,它不仅对小孩重要,对青年也重要,甚至认为对干部也重要,有些县级的党政部门就组织干部学习《弟子规》。

  现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还在探索。 不管国家层面怎么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但是地方政府、各级干部和社会的各个层次,都明确认识到有对价值的这种需求。他们发现,在传统的很多文本里边,人们所需要的那些价值其实早已经讲得很简练、很清楚了,因此他们就直接利用这些资源。国学热的兴起,是现实的社会道德伦理和精神的需求。

  东方早报:台湾“教育部”日前公布,将以“四书”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列为高中必选科目,对此您如何看待?

  陈来:台湾对传统文化还是非常重视的,一直确定“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以“四书”为核心,在高中实行传统文化教育。人际关系的情义,很浓厚的中华文化的情义感、人情感,在台湾社会里是处处可见的。

  台湾之所以能把中华文化——特别在社会文化的层次保存到今天,有几个方面原因。从消极方面来讲,它没有经过“文革”,它没有经过“文革”对社会文化层面的这些习俗、传统、亲情的破坏。第二,就是它始终坚持在高中以前的教育里面有以“四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虽然这个教育他们也做过检讨,“四书”一变成课程,再有考试的话,它就会异化,但它的教育是有结果的。)在一般的老百姓的心目中,传统文化的地位没有被破坏。第三,就是在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的社会主体是比较多样的。不仅仅是政府的教育和推行,还通过各种传统宗教,尤其是佛教的社会教育,非常正面地发挥了传扬中华文化的功能。

  在台湾社会文化层面,保留了很多的传统文化。比如对中国传统圣贤的那种尊敬,对圣贤的那份信仰之心,对很多传统文化符号的这种敬畏感等,都还存在。香港也是这样,香港民间宗教里面也是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但是,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主导力量在大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