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货币政策迈向新政策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13-02-15 09:39:08  


  中评社北京2月15日讯/1月18日,央行公布启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和市场利率波动。央行称,SLO将作为公开市场常规的周二和周四操作的补充,期限将集中于7天以内。目前公开市场操作主要以7天、14天和28天的回购为主。央行将根据市场流动性和市场利率水平决定SLO的发行量和期限。

  此次SLO参与机构有12家银行,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

  财经网刊登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林慕尔文章表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使用,被市场广泛认为是对目前每周二和周四进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体系的一项补充。这也表明央行可以在所有的工作日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意味着央行意图强化公开市场操作在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事实上,在过去的三个季度中,中国央行仅依靠逆回购来进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意在缓解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局面,而这一做法与市场的降准预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逆回购操作并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的一种做法至少表明,央行决定在未来使用更加市场化的工具来进行货币政策的操作。

  此外,中国央行也似乎向市场发出这样的信号,即其正在考虑选择一项短期市场利率作为新的基准利率,来取代目前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使用短期市场利率作为政策利率,有利于快速向市场更加广泛地传导央行的政策意图。这是一项重要的政策转向,也有利于帮助中国实现向利率市场化的转型,但这样的一个进程难以在短期内完成。

  逆回购仍然存在局限性

  文章分析,尽管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此前进行的逆回购操作成功缓解了市场的流动性并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复苏,但逆回购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自从2012年6月以来,央行并未采用传统的降准方式来缓解市场流动性,反而转向逆回购操作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意图在资本流出的大背景下降低市场的融资成本。到9月底,央行已经通过逆回购向市场净注入8000亿元人民币,这几乎相当于两次降准带来的效果。同时,央行也在6月和7月降息两次。一般而言,这样的大规模货币政策放松应该能够迅速地降低市场利率水平,并鼓励银行增加信贷,并提升经济增速。

  然而,货币政策放松的结果却较为复杂。大规模逆回购操作,似乎并未能够降低市场的融资成本。事实上,在首次降息3个月后,市场利率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至去年9月份,除了3个月SHIBOR,所有的短期市场利率与第一次降息前相比,反而出现了上涨。举例来看,国债收益率在两次降息后出现了快速的反弹。

  从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央行开始减少了逆回购的操作量。然而,境内市场上最重要的流动性指标7天回购利率,在过去的一年中总体上处于区间震荡状态,这也表明逆回购并不是影响市场流动性的最重要指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