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赵灵敏:中国的国际形象危机

http://www.CRNTT.com   2013-03-10 09:18:03  


 
声音大不见得效果好

  关于中国国际形象的不佳的原因,几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包括:西方媒体对中国有偏见,所以在有意识地妖魔化中国;中国不掌握国际传播的话语权,所以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外国民众不了解中国,所以要搞公共外交,让普通西方人认识到中国所取得的进步。

  但细细追究起来,这几种说法都有明显的漏洞: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确实是以负面为主,但他们对本国和本国领导人的报道,也同样以负面为主,这是由新闻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如果负面报道就是“妖魔化”,那么可以说西方媒体“妖魔化”一切人。大国崛起,必然会遭遇各种阻力,这是一个大国必然要面对的现实。美国做世界老大,付出多少代价?它的国民在国外某些地区是恐怖分子猎杀的目标;无论它走到哪里,抗议示威如影随形。美国不是照样是美国?

  如果只想享受身为大国的好处,而似乎不愿承担随之而来的误解和指责,那中国就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大国。对外接触和宣传是从一个信息流通相对不自由、不透明的环境,跨入一个信息远远更为自由、更为透明的环境。一旦离开自己的国门,就不可能不让人家提出不同的、挑战性的观点,更不可能阻止人家提供不同的信息。动辄把不同利益群体提出的不同的利益诉求,扣上“别有用心”“政治阴谋”的大帽子,只会给国际社会留下个回避交流对话的生硬粗鲁形象。

  目前的国际传播格局确实是由西方媒体主导,但这并不意味着处于非主导地位的国家,就一定没有好的国际形象。认为只要声音大、报道多、翻译成多种外文就能有好形象,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思维方式,在信息充分披露的西方社会是行不通的。当然,宣传的手法应该改善,如何用西方乐意接受的方式来诉说中国故事,信息如何刺激,才能打动人心引起情感共鸣,才能留下记忆实现有效传播?丰富传奇的中国故事怎么表达,才能吸引观众?如何提高国家的修辞能力?这是中国真正走向世界,获取好感和拥戴的重要手段。但仅仅有技术上的改进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宣传什么,没有原创性的思想,没有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只是背诵和重复某些教条,声音再大,手段再精致,效果也不会好。

  很多西方人确实不了解中国,但不了解有不了解的好处。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封闭状态使得外国人对中国的情况所知甚少。由于在这一时期,中国在外交上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独立运动,很多国际上的左派认为中国是一个敢怒敢言、敢于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独树一帜的国家。而熊猫、功夫、长城等更让不少西方人,对中国产生了乌托邦式的浪漫情怀。改革开放后,随着了解的加深和交流的增多,当中国内政的真实面貌渐渐凸显,当一些中国人把陋习带到国外,交流越多可能越会坏事。

  这一点在近期的中港矛盾中表现地最为明显。事实上,中国国际形象变差的过程,也是中国企业在全世界投资开矿,中国人出境游屡创新高的过程。因此,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显然不是中国形象不佳的根本原因。中国外交确实应该改变只和高层与当权派打交道的固有做法,建立与西方民间社会和普通民众的联系,但是,切不可对此有太高的期望值。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