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重庆“文革”红卫兵墓园今年清明节将开放

http://www.CRNTT.com   2013-03-28 12:15:51  


改名后的“文革”红卫兵墓园,于2009年被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荒僻的墓园

  9月15日上午,天气阴沉,但仍热得透不过气。时代周报记者询问无数路人,才在重庆沙坪坝公园人工湖岸的缓坡上找到了这个墓园。

  墓园被一道高约3-6公尺不等的石块叠砌而成的灰墙围住,铁门紧锁,大门右边的墙上,“文革墓群”四个大字已斑驳模糊。举目望去,园内草木丛生,墓碑高耸。知情者称这个墓园占地约3000平方米。墓园里面一片死寂阴森,满地枯叶。

  黑灰色的墓碑大小不等,但主体设计大都摹仿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略加变通改良。墓碑主体题字多为毛体狂草“死难烈士万岁”。碑文大都风化、剥落,依稀可见一些人名和墓志铭。墓志铭都是一些时代特征鲜明的口号:“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头可断、血可流、毛泽东思想不可丢,可挨打、可挨斗、誓死不低革命头”,等等。

  据当地文史专家统计,园中共有114座坟墓,造墓立碑时间为1967年6月至1969年1月,埋葬的400多名死者都是在“文革”武斗的丧生者,也不乏个别无辜受害者。根据碑文资料,死亡者年龄最小的仅14岁(2人),年龄最大的60岁。 

  知情人士称,这块墓地本是“军产”,“文革”前曾埋葬过包括周恩来父亲、邓颖超母亲在内的13位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人员,被称为“八路军办事处公墓”,1958年,国务院将这些人的遗骨火化后移葬他处。“文革”武斗开始后,这块空地成为埋葬武斗死亡人员之地。

  墓群与外界虽一墙之隔,但却是阴阳两个世界。56岁的易帮贵,从小一直住在沙坪坝公园附近,40多年时间目睹了这座墓园的全部历史。她向时代周报记者说,这个荒僻的墓园,平时很少有人探望,但每到清明、春节,都有死者家属来此扫墓祭奠。

凝固的历史

  这座墓园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基本保存完好的“文革”墓群,它见证了“文革”期间闻名全国的重庆武斗。重庆市文史专家何蜀称,它是一个时代的背影,一段用水泥、砖头凝固下来的沉重历史。

  这是一段震惊世人的历史。

  1966年12月,上海率先打响了“文革”的全国第一枪,“文化大革命”逐步由文攻(批斗)演变为武斗,使许许多多年轻的生命定格于1966年12月至1968年期间。而山城重庆,是全国武斗的典型。

  自“文革”开始后,重庆就陷入空前动乱。1966年12月4日,发生了造反派与“保守派”在大田湾体育场内外的数万人大规模流血冲突,成为重庆的首次大规模武斗。到1967年,重庆造反派分裂为势不两立的“815”派和“反到底”派,大规模武斗主要在这两大派系之间进行。

  根据公开史料:1967年年7月7日,重庆两派在红岩柴油机厂发生冲突,打死9人,伤近200人,这次武斗中双方首次使用枪弹,后来被称为“打响重庆武斗第一枪”。自此重庆武斗全面升级。

  重庆是造枪造炮的军工厂密集的地方,建设、长安、江陵、望江等几个大型枪炮厂成了武斗的军火库、指挥部。“武斗中从步枪到机枪,从大炮到坦克,凡是重庆地区能够制造的武器几乎都动用了,与军队打仗没有多大区别。”何蜀沉痛地说,后果的严重性可想而知,其间死难者无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