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马大维:北京对朝策略渐变 | |
http://www.CRNTT.com 2013-05-04 09:40:00 |
双边关系的坎坷时期 中朝关系自去年12月起进入冷却阶段,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建国访问平壤并劝阻朝鲜发射卫星一事,被视为一次失败的外交行动。有报道称,金正恩自去年起一直寻求机会对中国进行正式国家访问(他的叔叔张成泽去年9月访华时,便已开始与中方商讨此事),但是北京方面至今总以“不方便”为由回避接见。北京希望在迎接金正恩正式访华前,能看到朝鲜方面做出所期待的更好的举止。 尝试回顾朝鲜近五个月的表现:在忽视联合国安理会朝鲜半岛问题决案的情况下,第一次成功发射卫星(12月11日); 进行地下核试验(2月12日);以攻为守地利用核武器威胁美国(3月7日);宣布《朝鲜停战协定》无效并切断板门店紧急热线(3月8日);关闭开城工业园区(4月8日);朝鲜将弹道式导弹发射器转移至东海岸并计划作为庆祝金日成诞辰的“礼炮”在4月15日前后发射,但未履行,虽然如此,目前朝鲜方面仍随时有可能进行发射。 就人员伤亡而言,朝鲜政府2010年所造成的损失远比金正恩当局近期造成的损失严重。2010年3月,韩“天安号”护卫舰被朝鲜鱼雷击沉以致韩方46名军官死亡。同年11月,朝鲜炮轰延坪岛, 四名韩国人丧生。美国做出明确表态,美国国防部长查克.黑格尔将朝鲜描述为“真实并明显的危险”。如今,美国把价值不菲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提前两年部署到关岛,以抵御来自朝鲜与日俱增的恐吓。 与此同时,北京方面也日趋明显地改变了其以往对朝的评价。 中国政策的转变 中方态度转变最明显的表现在于,在媒体对朝鲜的公开批评被广范围准许,尤其是互联网媒体。几年前,朝鲜被视为政治“敏感”话题,能够在公共场合讨论朝鲜问题是难以想象的。虽然很多中国人看待两国关系的角度依然建立在中朝多年友谊的基础上,但是近年来中国公共舆论对朝鲜的态度逐渐转向消极。此转变部分由于年轻并尚无经验的金正恩继承朝鲜政权,同时也受到近期中朝事件影响,如中国渔民2012年5月被朝鲜当局抓捕、中国海城西洋矿产公司被朝鲜讹诈将近4500万美元投资资金等。近年在中国学术界也可经常听到批评朝鲜的声音。其中,将两国关系看作责任的修正主义学派相对于传统主义学派逐渐占有优势。 虽然如此,邓聿文在《金融时报》上所发表的“中国应该放弃朝鲜”一文的争论却也显示出,针对朝鲜问题在中国的公开讨论依然被限制(邓聿文因发表此文章被停止“学刊”副主编及北京中央党校资深理论编辑等职位。) 但无论中国对朝态度和考量如何改变,这是否会让中国政策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还有待观察。在中国,维持稳定的地区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被认为是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必要条件。在金正日时代,中国对朝政策态度为:虽朝鲜政权在不同方面存在问题并偶尔引发地区性危机,但内部局势相对稳定,朝鲜半岛情形纵然不易但也稳定平衡。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