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财政与货币政策适度搭配需依形势调整 | |
http://www.CRNTT.com 2013-07-20 10:59:16 |
文章分析,从原因上看,是因为经济中既存在通胀压力,又存在下行风险(类似于“滞胀”),这种双重风险所要求的宏观政策在方向上是相反的,这就使得宏观政策既不能双松(全面扩张),也不能双紧(全面紧缩),采取松紧搭配的反方向组合是风险较小且又能减轻经济波动程度的可行性选择,尽管在危机冲击过程中是主要运用财政扩张还是主要运用货币扩张或是双扩张来刺激经济?尽管在危机冲击后择机退出时期,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组合还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组合?等等,存有争论,但两大宏观政策工具采取反方向组合在存在双重风险下是可行的。 从内涵上看,在不同时期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容是不同的,其实,这种组合方式自1998年下半年提出直到2007年,在不同年份其实际内容就有所不同,不过2010年10月以来,这种同一政策组合方式表述下,具体内容变化的节奏更为加快。从财政政策看,虽然仍是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财政支出政策的扩张力度有所减轻,财政赤字从2009年的9500亿(已接近2008年G D P的3%这一警戒水平 )逐年减少(每年减500亿),目的首先在于控制赤字带来的通胀风险,财政支出扩张方向未变,力度也只是有所放缓,但变化更大的是财政支出结构,有关民生的重点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与此同时,财政收入政策从此前的从紧开始有所放松。 事实上,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长期以来主要是指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总体上是从紧的,财政收入增速长期高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占G D P比重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本身便是从紧的财政收入政策的印证,为缓解经济下行,在前些年制度、政策性减税的基础上,择机退出以来,增值税扩围从开始的上海扩大到12月份的10个省市(营改增)、中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个人所得税、资源税等方面的结构性减税,特别是2012年4月之后结构性减税的力度和节奏开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税收引导,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税收结构调整,以及出口退税力度的加大,都相对于以往较为从紧的财政收入政策有所放松,目的主要在于缓解经济下行风险。从货币政策来看,在择机退出初期,首要目标是控制通货膨胀,因此,连续上调法定准备金率,到2011年9月底,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上升到21 .5%,中小存款类金融机构为19 .5%,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同时,连续上调基准利率,到2011年9月底,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56%(存款息差为3.06个百分点)。虽然同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持续货币净投放,对金融机构资金紧张局面有所缓解,但总的来说,信贷增速放慢,M 2供给增速2010年较2009年下降8个百分点,2011年又比上年下降6.1个百分点,降至13.6%。但自进入2012年以后,经济下行风险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的势头难以遏制,货币政策虽然仍称之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事实上从紧的力度开始放松,通过运用货币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开始扩大货币供给,M 2的增速较上年又有回升。虽然,这种变化是更多地考虑了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要求。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