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郑剑:民进党“华山会议”可休矣

http://www.CRNTT.com   2013-10-02 00:32:10  


 
  民进党从酝酿成立迄今,关于两岸政策的大小辩论此起彼伏。建党时有之,建党后更甚。其小背景是岛内选举需要所迫,大背景则是,大陆坚决反对“台独”、国际社会高度警惕“台独”、台湾民众普遍恐惧“台独”,追求执政的民进党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难题。民进党几乎每一次辩论都是在遭受重要选举挫败或面临拓展票源困境时展开的,而几乎每一次辩论都以基本教义派获胜、调整转型派在党内逐步边缘化甚至出走而告终,民进党似乎因辩论而变得越来越“纯洁”。

  徐博东先生将民进党从成立初期到确立“台独党纲”的过程定义为“质变四部曲”:从1986年9月建党时的“住民自觉论”,到“有条件主张台独论”、“事实主权独立论”,直到1991年10月五届全代会将“台湾共和国”条款正式列入党纲,其间,论辩斗争激烈,统派出走,温和派受压,基本教义派趾高气扬。

  1996年3月,民进党首次参加大位直选失败。1998年2月,围绕党主席许信良为首“美丽岛系”的“大胆西进”与“新潮流系”的“强本渐进”等主张,首次开启以“大辩论”方式解决党内争议。结果形成“强本西进”共识,看似调和,实则极端主张获胜,最终党主席“自动”下台、出走,“美丽岛系”逐渐式微。

  2000年大选前,民进党内对如何处理两岸问题也有不小的争论,其结果是1999年10月八届二次全代会上通过旨在淡化“台独”色彩、具有党纲地位的“台湾前途决议文”。执政后,面对来自两岸问题困境,又于2001年10月九届二次全代会上通过“提升决议文等同党纲案”,意思是依照“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台湾前途决议文”暂时替代“台独党纲”,但问题是,“台湾前途决议文”依然“台独”本质不变。2006年3月,民进党曾一度计划举办两岸政策大辩论,但由于党政运作错位而告流产。其背后还是基本教义派的压力,“政”先斩后奏,党被摆了一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