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六大改革主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http://www.CRNTT.com   2013-11-19 08:48:32  


 
  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此列入改革总目标。所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其核心是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整个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也是新一届政府上任以来最重视的改革。李克强总理上任之后推出的第一项改革就是下放审批权。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次记者会上还就此作出了明确承诺。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研究的也是这个议题,近期动作最大的也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比如放宽企业注册资本金限制等。从上述一系列动作来看,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会加快推进,这也符合使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定调。

  二是财税体制改革。财税改革首次作为次序靠前的独立内容部署,明确其作为“优化资源配置”制度保障的战略地位。从内容来看,决定中提到的“透明预算”、“现代财政制度”和之前几年并没有明显区别,只不过表述更规范一些。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明确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过去是“财力和事权相适应”。预计下一步中央将进一步上收事权,同时承担更多支出责任,使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

  三是对外开放体制改革。面对“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对外开放体制改革既有紧迫性又有可行性。中国过去三十年尤其是过去十年受益最大的是开放,未来十年开放仍是中国不可放弃的增长点。只不过,开放的思路要发生变化。一方面,从韬光养晦为主到有所作为为主,创造适合中国的国际秩序,主要方式是加强“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比如加快中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谈判。另一方面,积极扩大开放领域。从贸易开放到“放宽投资准入”,这主要以自贸区建设为抓手,从沿海开放到“内陆沿边开放”。

  四是国资国企改革。尽管这次全会并未完全改变国企体制,依然强调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毫不动摇,但和之前相比,这次三中全会在重提“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基础上,第一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强化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有助于为其扫除不公平待遇,进入更多国有资本垄断的领域。此外,这次全会没有再提管人、管事、管资产的有效结合,而转向“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这是重大突破,有助于政企分开,提升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在国有收益共享的问题上,这次全会也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这个数字大大高于现在部分国企上缴5%至10%利润的比例,事实上是“国”向“民”让利,缓解“国进民退”之忧。

  五是土地制度改革。现在按照土地管理法第43条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经过国家征用才能入市。这次全会首次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其核心一方面是“赋权”,而赋权的基础是确权,2013年中央1号文件已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另一方面是“平等交换”,“同地同权”,这意味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与十七届三中全会相比,这次的表述把“逐步建立”改为“建立”,后续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步伐可能会加快。

  六是城乡管理体制改革。这次全会首次提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新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除了通过前面所说的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权利和收益,最重要的还是逐步放开户籍管理体制的束缚,使农民可以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平等享受城市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预计全会之后,户籍可能率先在二三线城市放开。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