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加快发展服务业为稳增长铺基石

http://www.CRNTT.com   2014-04-13 08:37:21  


中国服务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中评社北京4月13日讯/承接去年四季度以来的经济增长放缓态势,今年头两个月中国宏观经济继续承受压力,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劳动力成本继续上升,就业市场并未跟随经济增速回落而出现明显恶化。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优化升级,服务业比重上升,并成为吸收并稳定社会就业人口的基石。

  上海证券报发表经济学博士项银涛文章表示,本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宏观经济治理政策上,提出了底线思维,将就业稳定性作为宏观经济增长下限。因此,现阶段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应保持定力,适当提高经济增速下滑容忍度,向社会传递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坚强决心,加快发展服务业,合理运用稳增长措施,确保中国社会就业基本稳定。

  中国服务业已成为吸收就业主渠道

  文章分析,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收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远多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高等收入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也是第二产业的2倍到3倍。美国服务业占GDP的80%,美国人口的80%就职于服务行业。2013年中国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收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

  1.中国服务业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

  回顾经济发展简史,主要发达国家无一例外沿袭服务业比重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发展路径。二战后至今,美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在80%左右。

  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国家服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印度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40.32%上升为2011年的56.37%;巴西从1980年的45.16%上升为2011年的67.01%;南非从1980年的45.43%上升为2011年的67.01%;俄罗斯从1989年的32.97%上升为2010年的59.28%。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为46.1%,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比重高2.2个百分点,首次在比重上超过第二产业,未来中国服务业将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2.服务业就业人口增长较快

  高科技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的广泛应用,将显着提升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会相应减少劳动用工需求。因而就业人口向服务业转移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历史趋势。

  中国也同样如此。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在城市务工,除一小部分人在建筑业,主要人群集中在餐饮、住宿、物流、保洁等服务性行业。在1994年以前,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量小于第二产业。但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数量明显增长。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为36.1%,分别高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2.5个和5.8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开始,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低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与服务业就业发展的大趋势出现背离。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速低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速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增长,与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2011年中国建筑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口增长36.1%,2012年增长16.6%,就业人口规模达2010.3万人。

  3.服务业劳动力成本显着上涨

  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进程中,服务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不可避免。劳动力成本上升,有生活成本、居住成本上升的原因,也有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还有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