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外贸“最差”时刻已经过去

http://www.CRNTT.com   2014-04-24 08:58:37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讯/2014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成绩单陆续公布,GDP增速再度小幅放缓;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如果说投资和消费的放缓程度还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内,那么深度下滑的外贸出口则在整个一季度的宏观数据中显得特别刺眼。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资深宏观经济研究者辉亚文章称,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的中国一季度外贸出口下降3.4%,3月份出口降幅更达6.6%,极大地出乎人们的预料。这样的外贸成绩看上去确实不免让人感到担忧,但是刚刚在去年才站上货物贸易全球第一位置的中国外贸,真的要开始步入衰退周期了吗?

  对此,海关总署给出的官方解读是“如果扣除去年同期存在的一些特别因素的影响,中国外贸进出口仍然运行在一个基本合理的区间”。官方所谓的“特别因素”,其实就是去年一季度盛行于深港之间的套利贸易。笔者根据最新的数据测算,如果剔除掉套利的因素,3月份中国的进出口总体增速应能达到5%~7%,其中出口还要快于进口。由于全球经济仍然保持复苏势头,国内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外贸进出口恢复增长依然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因此仅从名义的进出口增速就看空中国经济甚至唱衰中国外贸,还为时尚早。

  文章分析,就外部环境而言,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势头没有改变。欧盟经济增长出现提速,美国随着天气好转大部分地区经济呈现增长迹象,日本安倍经济学从整体上看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仍在。美日欧三大发达经济体(也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经济持续好转,不仅有利于提振中国出口,更为全球经济保持增长提供了动力,将推动中国外贸逐渐走出低谷。

  再看内在因素,今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简政放权释放的改革红利已经初见成效,新的改革举措也将逐步实施:质检总局免去法检费用、税务部门加快出口退税、海关总署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商务部门继续对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进行调研等。同时,进一步缩减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加速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加快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小微企业减税等等,一系列针对性强、差异化明显的“微刺激”措施也将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外贸保持增长营造良好环境。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