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陈积敏: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三种误读

http://www.CRNTT.com   2014-04-29 09:25:48  


 
  然而,恰恰相反,中国从近代历史当中得出的教训主要有两点:一是要国家富强;二是要和平稳定。实际上,只有真正经历苦难的国家,才能懂得避免苦难是多么重要而可贵。另外,当前中国仍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中国不可能主动采取所谓的“过激行为”来打断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肩负有重要的国际责任。这种国际责任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体现了中国政府与时俱进的战略思维,展现了中国对世界和平事业的郑重承诺。但是,部分国际学者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视作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这是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片面理解。事实上,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对等性特征,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因为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从本质上来说,和平发展是双方或多方良性互动的结果。

  一个国家的战略决策是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的,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亦复如此。然而,部分他国人士却将和平发展视为是对中国国际行为的制衡器、“紧箍咒”。例如,2013年10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表示,“中国正企图通过动用武力,而不是通过法治改变现状。但如果中国选择走这条道路,它就无法和平崛起。”可见,这一方面反映出安倍试图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战略意图,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缺乏深入理解。

  实际上,和平发展战略与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多次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中国人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国家不要指望中国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从这一点来看,国际社会不应将和平发展道路视为是中国的自缚手脚之举,更不应低估中国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的决断力与意志力。

  近年来,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中国须要精心谋划,制定全局性、统筹性、针对性的应对战略。从根本上来说,保持战略定力与树立底线思维是制定对外政策所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元素。战略定力即是中国在面临外部干扰时维护国家发展方向与发展战略的意志与能力;底线思维即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等核心利益的意志与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在向国际社会表达中国对外战略与政策主张时需要更加明确化,在表达方式上需要更加国际化,确保国际社会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中国的国际战略。关于这一点,不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其他国家来说都是十分必要且有益的。

  作者任职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2014年04月29日新加坡联合早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