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意图 | |
http://www.CRNTT.com 2014-05-29 08:26:52 |
中国的国家区域战略越来越具有目标针对性和区域适应性 《人民论坛》发表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建军文章表示,中国国土面积辽阔,资源和人口与产出水平分布的不均衡、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域性差异,以及由此导致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决定了中国的中央决策层必须针对不同的地区实行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以便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这就是国家区域性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来很长一个时期,我们的国家区域战略基本上是二分法、对冲型的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即参照经济地理学上所谓的黑河-腾冲线,将国土区分为沿海和内陆两大区域,在国家层面推行对人口分布相对稀少、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倾斜的投资政策。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投资的区域分布都是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80年代以后,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国家推出了沿海发展战略。1986年,为了进一步明确国家区域战略的区域差异性,全国人大立法区分了中国的政策性区域为东中西三个部分,这标志着中国的国家区域战略开始摆脱了简单的二分战略,而进入了一个分类指导的时代,这也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发展差异的多样化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针对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事实,中央决策层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国家区域战略。针对东北地区相对独特的改革和发展状况,又将在改革开放前属于沿海地区的东北作为一个独立的政策区域,推出了“东北振兴”战略。这种国家区域战略和政策区域的细分化趋势,在2005年以后进入了新阶段,从2005年到2014年4月,国务院先后主导发布和批覆了53个带有国家区域战略意义的规划和批覆文件等,大的如“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小的如“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点”。这表明了中国的国家区域战略越来越具有目标针对性和区域适应性。但大量针对特定地区或为了实现特定目标的国家区域战略的推出,也带来如何在关联区域内协调或者联动这些战略的问题。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