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三季度经济趋稳走势有望巩固

http://www.CRNTT.com   2014-07-07 09:56:57  


 
  调控仍需保持一定力度

  文章指出,当前,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仍在陆续释放,6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部署了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决定简化合并增值税特定一般纳税人征收率,减轻企业负担;确定了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为了适度扩大商业银行扩大信贷规模,缓解企业面临的资金紧张压力,6月30日银监会发布通知,从7月1日起,调整商业银行存贷比计算口径。前期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加上目前仍在推出的一些新政策,将会产生叠加效应,在下半年进一步发挥作用,巩固经济趋稳基础。

  从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的制造业PMI指数来看,二季度以来持续回升,显示三季度经济趋稳走势有望进一步巩固。但短期来看,经济回升仍面临制约因素。一是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巩固。从需求来看,目前房地产行业调整仍在继续,对投资和消费增速的回升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

  二是经济活力仍需加强。从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依然较为困难,面临资金紧张、成本上升、效益低下等难题。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小企业PMI指数,仍处在50%以下,回升并不明显。企业预期较为谨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虽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有波动。最近两月,无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均有所回落。

  面对这种情况,宏观调控仍不可松懈,仍需保持一定的力度,进一步巩固经济趋稳的基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首先,在目标定位上,要坚持长短结合。长期目标以“转方式、调结构”为核心,重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短期目标重在保持当前经济运行的稳定。一方面要管理好、引导好社会预期。防止社会上产生经济持续下行的不良预期,对企业投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政策失灵、市场启动缓慢。另一方面要强动力、增活力。强动力主要是培育新的增长点,强化经济增长的动力。在经济调整和转型阶段,增速回落不可避免,但不是全面收缩,应该是有上有下,有降有升,有退有进。在传统亮点逐渐隐退过程中,要有新兴热点涌现,形成接力,防止出现断层。宏观调控必须着力点亮新的经济亮点、激活新的经济热点,形成“区域经济联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接续”的活泼局面,经济稳定增长才具有可持续的支撑和动力。增活力,就是从“松绑”和“减负”两个方面积极扶持企业发展。

  其次,在政策选择上,要注重多种政策工具配合使用,衙支点从多个方面发力,以撬动经济发展的全局。要坚持定向调控、精准发力。这一方面有利于增强政策的针对性,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推进结构调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结合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调控政策做灵活调整,做到可进可退。要注重从改善市撤境着手,重点发挥好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作用,减少政策依赖,促进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和经济内生增长机制形成。

  另外,宏观调控在政策执行上,要加强部门协调,政策配套,着重实际执行效果。这几个方面兼顾起来,全年完成预定目标似无太大问题。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