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从哪里入手提高宏观调控效率

http://www.CRNTT.com   2014-09-03 09:27:31  


 
  与此同时,当前中国还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严峻矛盾,随着“去产能”(两高一剩行业)、“去杠杆”(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去泡沫”(稳控房价)的全面推进,将今年经济增速保持在7.5%上下绝非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以山西、河北、黑龙江为例,GDP增速已从去年同期的9.5%、9.1%和9.0%分别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5.5%、4.2%和4.1%,其中山西太原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速更是只有0.1%。从这个意义上讲,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十分重要。

  仅就财务公司而言,尽管此次定向降准只使相关比率从15%降低到14.5%,数额相当有限,但是肯定会因为可贷资金数额放大而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当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银行,由于财务公司仅仅服务企业集团内部,所以无论信用创造能力还是社会风险强度都明显较低。根据有关测算,财务公司的货币乘数大约只有1.72,大大低于农村信用社4.50的水平。为了增强财务公司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实际很有必要进一步大幅下调存准比率,如从14.5%下调到7%左右,而不应使其存准比率与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等)相差无几。

  当然,降低存准比率也是降低银企经营成本的重要内容。在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应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但在4月25日存准比率下调之前,大型商业银行存准比率仍然保持20%高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8%,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为14%。

  按照人行相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已经达到109万亿元,假定平均存准比率按16%计算,法定存准利率按1.62%计算,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按3.25%计算,这相当于每年至少要给银行体系带来2800亿元的额外成本。

  显而易见,由此引致的高额成本,要么由银行体系自我消化,要么转嫁给实体企业。基于前述分析,相信无论银行还是实体企业,都会对人民银行此轮降准欢呼雀跃。

  高额存准比率是特定经济金融环境下的一种无奈选择

  文章称,应该看到,中国高额存准比率只是人民银行的一种被迫选择。为了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人民币汇率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由此,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一路高歌猛进式增加,由2001年末的2121.65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末的38213.15亿美元,12年时间增加了17倍之多,同时也给经济金融体系输入了大量流动性。

  如果是在利率市场化国家,由于资金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为了避免流动性泛滥,恐怕加息和升准的政策效果就是等价的。而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远未全面实现的情形下,加息和升准却会带来迥然不同的两类结果:一方面,加息可能导致海外套利资金进一步汹涌而入;另一方面,尽管升准可能造成银行间市场利率走高,但海外热钱却难以直接参与套利。也正因为如此,才有后来中国存准政策频繁使用且比率节节走高的结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