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马逸群:“基地”组织分支的共性与个性

http://www.CRNTT.com   2015-02-22 00:02:47  


 
  (1)都扎根于贫穷动荡的地区

  通过上文对两大“基地”分支发展状况的梳理,可以发现,贫困动荡的地区是“基地”恐怖势力活动的温床。无论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也门,还是北非西非的马里、尼日尔、毛里塔尼亚,都是极其贫穷的国家,人民生活困苦,自然对现状有着强烈不满,希望推翻现有政府。“基地”组织领导这些穷苦的民众反对政府,并利用自己的雄厚财力吸引民众加入,使加入“基地”组织者获得物质犒赏,也就获得了相当的民众支持。

  而也门、马里等国又是动荡的国家。也门国内就有前南也门的分离势力、北部胡赛什叶派武装分裂势力,都在同也门政府长期交战。马里北部图阿雷格人也一直希望脱离马里独立,马里政府内部亦时常出现政变。阿尔及利亚也在20世纪90年代长期陷于内战状态。2010年开始的“阿拉伯之春”更是让也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国一片混乱,这些国家的政府除了要打击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还要应对政治反对派的发难。动荡阻碍了经济发展,造成了更严重的贫困,而贫困又引发更严重的动荡,“基地”组织就在这个恶性循环中做大做强。

  (2)都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点

  “基地”本部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的衰落除了因为美军的强力打击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地”组织在该地区难以实现本土化。本.拉登领导下的“基地”组织成员以阿拉伯人为主,在普什图人为主的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地区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而代表普什图人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就是塔利班。事实上,塔利班领导人奥马尔把本.拉登视作远道而来阿富汗的客人,塔利班认为自己才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理所当然的统治者。一方面,塔利班希望看到“基地”组织在阿富汗袭击美军,但另一方面,塔利班对“基地”也心存芥蒂。而美国利用了这一点,在不妥协地打击“基地”组织的同时,却时常敞开与塔利班谈判的大门,最终,“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受到重创,塔利班却依然活跃。

  但在也门和马格里布的“基地”分支就很好地实现了本土化,从头目到基层武装分子大多是也门和马格里布血统的阿拉伯人。“基地”组织分支也关注也门和马格里布地区的社会民生问题,对参与“基地”活动的民众发放津贴,使用合法和非法手段(如走私、贩毒等)使民众致富,马格里布的“基地”组织甚至还承担了护送商队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任务,这些手段收买了人心,提高了当地民众对“基地”组织的支持。这种局面也令国际社会对“基地”组织的打击颇为棘手,因为经常分不清人群中谁是恐怖分子,谁是平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