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融合互联网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 |
http://www.CRNTT.com 2016-05-27 08:03:42 |
相比制造企业自建互联网平台资源而言,与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融合更能彰显出双赢的市场效果。对于制造企业而言,能够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迅速地获取创新元素与因子,而互联网企业则可以取得稳定而厚实的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本着强强联合的原则,双方采认资合作或并购的形式成立新的经营主体,目标既可以服务于制造业本体的主营业务,也可以开展对外经营。二是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中小企业制造资源与互联网平台选择全面对接。由于并不具备大型制造企业比较强大的信息化、数字化等基础条件,加之财务条件的硬性约束,更多的中小企业的跨界融合只能选择外部对接的方式,以此实现制造能力的在线发布、协同和交易。三是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制造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战略投资、品牌培育、网上销售、物流配送等领域合作,整合线上线下交易资源,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通过以上三种路径,要么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融合,要么实现产品的研发或生产模式的创新,要么推动达到增值服务的效果,完成从制造向“制造+服务”的转型升级。 必须强调的是,由于制造业与互联网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和特征,且不同地区、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以及不同环节和领域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差距悬殊,使得当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跨界融合在装备集成、流程管理、组织机构以及数据开发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多重硬性约束。因此,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应该贯彻分业施策、分类推进的原则,如对于装备和原材料制造业,就可以由制造业主动和互联网融合,政府进行必要的指导性干预,并引导其向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对于大众消费品制造业,由于消费端和客户比较健康,可以让互联网主动进行融合,并完全以市场化为主。对于全要素过程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制造企业,可以在重点企业试点的基础上有序铺开;对于局部性和环节性跨界融合的制造企业,应鼓励加速推进和大面积展开。 文章指出,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价值观上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而且彼此还担心跨界融合之后文化认同的摩擦,许多可以参与融合的主体目前都还处于徘徊与观望阶段。为此,可以有意识的培育与引导第三方市场的发展,让其成为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黏合剂”。 首先,要推动建设一批包括在线采购、销售、服务在内的第三方行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大胆的对接与应用;其次,要加快建设“工业云”等中小企业公共云平台,贯彻分享与协同的原则,为中小企业提供按需使用、优质低价与免费的云设计、云生产、云管理、云试验、云分析、云服务等公共云服务;再次,要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系统解决方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开展系统解决方案业务的剥离重组,进而形成系统解决方案的规模化和市场化;最后,要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新型产学研用联盟,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融合标准制定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旦通过第三方市场品尝与收获到了实质性成果,制造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将会形成一股自主性潮流。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