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观察与思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深度专访:丁仁方谈两岸交流成效评价

http://www.CRNTT.com   2017-08-06 00:09:29  


 
  譬如说,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制定一项指标,比如满意度增加了多少?益本比是否最高?,一开始这个指标可以由主办方或当事人自己定,你认为哪些东西可以衡量进步,你就把它作为指标。因为我们总是需要有一些客观的方式来了解发展的状态、效益,以及进步的成果,所以我一直提倡(KPI)这个概念。

  其实,在私下与(大陆的)领导交流的时候,我告诉他们,你们办活动需要做效果评估,他们也说,现在评估的方式大多是由主办方自己评估,比如说“这次活动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取得多大的成果”等等。不是说这样的说法不对,而是说主办方一般都不会说自己办得不好,当然评估也不见得说你办得不好,但不可能每次活动都办得好。至少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指标,让你知道你的期待是否落实以及投入-产出的比例是否合理,让你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当然,这种评估一开始对主办方一定会造成压力,因为决定办活动大多是领导定的调,如果评估出来的成效不好,就会担心是否影响到领导的威信。但是,这总比从来没有客观的评估,然后每次都很主观地说“我们这次又获致多少重大成果”要好吧?

  至于指标体系的完善,我觉得可以先形成一个发展评估的共识,之后再慢慢克服其他问题。一开始我们可以讨论到底什么是客观的指标。比如说大陆对台便利措施,如果只评估在大陆台胞的满意度,这客不客观?是不是也要对大陆民众的观感进行评估?这个是可以研究的。如果觉得评估效果不好,可以逐渐把其它指标加进去。有一些交流活动,大陆投入那么多资源,我们至少要有一些相对客观的指标,来针对可能出现问题做一些检讨,这个在台湾已经做得很多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