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粮食安全,市场机制不能承受之重

http://www.CRNTT.com   2009-01-03 00:24:43  


  中评社北京1月3日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陈蓉霞在东方早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确保18亿亩耕地的底线究竟能否突破?近来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一番言论引来诸多关注。主要内容如下: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粮食就是一种商品,供需关系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眼下我国粮食生产基本上能够做到自足,若是有缺口,凭着我们充足的外汇,也能向国外进口。于是,多出来的耕地就能用于工商业,其产出可能大大超过农业。这是一笔简单的经济账,不用复杂的智商就能算出来。

  经济学家之所以普遍看好市场的调节机制,就因为它有着极强的纠错能力。今年冬天女性普遍青睐长统靴,于是市场必定会闻风而动,商场里备有充足的靴子供女性顾客挑选。明年若是换个花样,厂家也会迅速转产。至于那些转换节奏跟不上的企业,则面临破产风险。这就是市场的纠错机制,远比计划经济来得可靠及时。

  但问题远不只是一笔经济账。尽管笔者是自由市场理论的忠实拥护者,但在粮食生产问题上,却不得不认为市场调节存在某种盲点。现在说到粮食,粮食生产是否也能完全交付于市场的纠错机制?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理由首先在于,生产粮食需要耕地,若耕地一旦转换他用,比如盖房、造公路、修机场,来年却发现市场上急需粮食,但此时的耕地却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即便把上面的建筑推倒、夷平,短短几年内也难以转换成耕地。然而把耕地转换为工业用地却几乎就在一瞬间,也不需要任何外在条件。鉴于这种转换时间及条件上如此悬殊的不对称,市场的纠错机制怎能不失效?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市场机制已经在调节着我国的粮食生产。如今上海市场上出售的大米,来自东北的品种已占据半壁江山。江南作为水稻的传统种植区,如今却在慢慢减少,就因为江南一带大力发展工商产业,而它们带来的收益要远远超出种植水稻所能带来的效益。在此情况下,本来不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东北地区,则紧跟而上填补市场的这一空缺。能够及时做出这种调整,恰得益于市场之好处。

  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之下,农业无法带来巨额利润。但另一句话更须强调,那就是“无农不稳”。若是面临经济危机,我们可以少用,说得极端些,甚至不用石油,或寻找替代品。但却一天都不能不吃饭。这就是粮食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意义所在,它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必需品。

  尽管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但至少在可见的将来,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无土种植技术之可能,因而要满足吃饭问题,依然离不开宝贵的耕地。鉴于耕地是一种短期内无法再生的资源,而吃饭却是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之生计,因而18亿亩的耕地底线,实在难言轻易交予市场来自发调节。试错的代价,中国委实承受不起。至于说到粮食生产是否能够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鉴于已有众多精辟分析,在此无须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