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李源潮推官员选拔制改革 掀治吏风暴

http://www.CRNTT.com   2009-02-04 11:03:23  


 
  这大概是当下最富争议的地方官员。争议始于他在主政江苏宿迁时期,以激进的手段推进当地改革。他的“个性化”施政方式以及对某些体制局限的大胆挑战,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幸运的是,仇和反而因此得到了重用,被提为江苏省副省长,后调往云南任省委常委、中共昆明市委书记。

  仇和的被重用和升迁正是发生在李源潮主政期间的江苏。政论家们认为,这与李源潮近年在江苏进行的官员选拔任用以及监督等方面的探索不无关系。“如果在别的地方也许就是另外一种命运。这反映了用人理念的重要性。在这里,开拓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得到了肯定。”

  吕日周自己曾经说过,仇和命好,他自己的命不好。仇和在江苏,吕日周在山西。江苏是一个开放发达的地区,山西是一个比较封闭落后的地方。“开放发达地区对改革者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比较高,封闭落后的地方对搞改革的干部压力很大。这就是吕日周讲的‘命’的问题。”马立诚分析。

  在他的观察中,近年来中共用人取向的一个明显变化是,更加注重官员的改革实绩。“有改革政绩的官员,能通过改革促进制度创新,往往更受重视。”

  长期关注中国改革的美国记者库恩在采访李源潮的时候曾经提到,在西方看来,只有那些因循守旧、四平八稳的官僚才能在党内获得升迁。李源潮对此进行了反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很多敢于冒风险的人都获得了提升,这激励更多的人在改革中朝前跑。”

  马立诚说,“从仇和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个变化。吕日周搞改革出名比仇和早一点,那个时候用人取向的变化还不明显,而仇和正好赶上了。”

  李源潮在江苏探索和积累的一些人事制度方面的宝贵经验,如今,有机会在全国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了。他被认为是一个极其合适的中组部长人选。

  让“显规则”取代“潜规则”

  早在李源潮担任南京市委书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铁腕治吏”的名声。

  2001年12月,李源潮到任南京不久,就宣布了关于市政公用系统个别干部在宁波酒后闹事事件的处理决定。他在会上强硬地表示:“今后谁倒南京干部形象的牌子,市委就摘他的牌子。”

  其后,在南京首创“万人评议机关”活动,把公众监督制度化,并以此作为考核官员的重要标准。那次“万人评议机关”活动在一个多月中,实际参与评议的人数一万一千多人。当年南京市委根据评议结果,提请市人大免去了评议中排在末位的房地产管理局和市容管理局的两位负责人,对另外三名局长进行“戒免谈话”,一时间南京上下为之一震,政风大变。就任省委书记以后,他继续以其“铁腕治吏”的风格着手整肃江苏官场,并把“万人评议”向全省推广。

  到任中组部部长后,李源潮以同样的铁腕开始整治“吏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