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日企不惜代价撤资说明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09-04-14 12:00:42  


 
  4月1日,日本央行发布一个令人沮丧的数字,3月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结果显示:反映企业景气状况的业况判断指数(DI)大企业制造业为负58,比2008年12月下降34点,创下了1974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纪录和最大跌幅。设备投资计划也下滑至新低,表明目前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比石油危机时更加恶劣,中小企业的景气感普遍低迷。

  而日本GDP数据则显得更加直接而残酷,日本2008年第四季度GDP同比下降3.3%,按年率换算则下降12.7%。这是日本经济连续第3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也是自1974年第一季度下滑13.1%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尽管后来日本对这一数据进行修正,但修正后的日本第四季度出口仍下降13.8%,创历史最大降幅。

  正是日本经济的不断恶化,令越来越多的日企收益大幅缩水,特别是日本那些跨国企业受到本国与投资所在国的双重影响。这些企业在停产观望之际,正积极探讨在中国等国家的撤退的办法。为吸取韩企撤资的教训,我国有关部门已对日企撤资采取了相应措施,一些日企由于合同期未满就撤资,将面临被征收高额违约金和税金等问题。

  但日本企业已顾了那么多,为防止进一步经济衰退,他们加入到大规模的自我救赎行动中去。然而,日企撤出我国还将此付出另外的惨重代价:与它反其道而行之的欧美企业将乘虚而入,抢占了日企撤离后留下的中国市场。今后,曾在我国市场独领风骚的日本汽车和家电产品已风光不再,“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有路不再有丰田车,而是美国通用、德国大众或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 

  其实,全球500强的大多数企业都在我国设立了合资、独自企业或是办事机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跨国企业都能够在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上找到市场机会的。当子公司面临不利条件而经营不善时,如果撤出障碍较低,那么跨国公司就可能选择撤资,以提高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效益。此外,一些跨国企业在心态上、策略上和执行上发生了很多错误,外资企业在我国亏损、倒闭、撤资的事件也屡屡发生。

  应该看到,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相当大,在五六千亿美元左右,如果按照10%的回报率,每年的收益就高达500亿美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收入流失,并会对我国的国际收支产生长期影响。因此,我们对日企撤资并不要过分担心。他们的撤离正反映出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过去那种依靠便宜地价、廉价劳力、优惠政策吸引外企的时代正渐行渐远,而这种变化使我国对外资的需求开始从数量为主转向质量为主。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