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强化土地保育 可助马英九一新耳目

http://www.CRNTT.com   2009-08-26 10:54:11  


借风灾之震撼力推环境保护,将有利于台湾的长远发展。
  中评社台北8月26日讯/“马英九真想一新耳目,考出高明的成绩,应在另一张考卷上表现。这张考卷叫作‘台湾的国土保育及改革’。他肯不肯拿起这张考卷、怎么考,不仅关系他的政治生命,更关系到我们在台湾的每个人的身家性命。”大块文化创办人、“国策顾问”郝明义今天在《中国时报》发表文章“别再错失黄金72天”,提出上述见解。文章内容如下:

  历经种种批评之后,看马英九“总统”最近的表现,显然是想在接下来的救灾和灾后重建上,取得一个补考及格的机会。不过,补考就是补考,补考的分数拿得再高意义也不大,成绩单上记的仍然只是补考及格而已。 

  马英九真想一新耳目,考出高明的成绩,应在另一张考卷上表现。这张考卷叫作“台湾的国土保育及改革”。他肯不肯拿起这张考卷、怎么考,不仅关系他的政治生命,更关系到我们在台湾的每个人身家性命。 

  先看,如果马英九坚持只把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好,对我们有什么损失。八八水灾造成这么惨痛的伤亡损失后,如接下来政府只有救灾和灾后重建要注意,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在切割“灾区”与“非灾区”之别。于是,除灾区的人之外,只要事过境迁,其他人难免就事不干己。但早在水灾之前,多少学者就警告台湾整体环境累积的沉痾,与异常气候的常态化之交相影响,使台湾之脆弱是整体性的;八八水灾之后,从检察官的口中,我们又听到商人破坏土地的行径正在使乌来“小林化”,种种事实证明,今天我们居住的这块土地,在大自然的风暴之前,根本没什么南北之别,灾区与非灾区之分。 

  过去数十年间我们一再因循苟且,不宏观看待国土保育所遭到的破坏,每次只是枝微末节地对待所谓的“灾区”与“救灾”,结果造成“灾区”全台趴趴走,没有不成为“灾区”过的地方。这次灾区面积创纪录的惨痛教训,只是大自然对我们拉高分贝的苛责。我们再不听,想必下次大自然怒吼的音量还要更大,“灾区”的纪录还要创新。所以,如果马英九只是一心想把“救灾”和“灾后重建”做好,那不是负责,而是卸责。真正要负责,马英九应该在救灾及灾后重建之外,另有超越其上的视野、决心与行动。 

  再从积极面来看。祸福相依,是人世之常理。八八水灾,固然让台湾遇上百年难得一见之灾难,但马英九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国土保育及改革”这件事情上大破大立,创造台湾百年难有之新局。 

  之所以说马英九有这个机会,是因为目前的时空下,他有三个条件。第一,他以“总统”之尊有执政团队可用;第二,他兼任国民党主席之位有“国会”中占压倒性多数的执政党可用;第三,逢此百年难见灾难,有社会各界共同期望对台湾岛内土地、生态、环境进行革新去弊的民气可用。如能善加利用这三个条件,那他就能够借助百年难得一见之冲击,解决台湾过去政治、经济、环境上的种种积病与陋习,重新提出一套足以为我们未来安身立命的策略及规划,将台湾在二十一世纪之中所应有的国土规划、生态保育、经济发展、文化创意,做毕其功于一役的综合改革。 

  位居“总统”之尊的人,如此前瞻,才能有全面又完整的回顾;如此改革,才能有深刻检讨;如此整合,才能有细部分工。然后社会各界,各就各位,各自审视自己的角色、责任与担当,共同戮力以赴。未来,风雨来袭,我们才不至于头痛医头,顾此失彼。 

  如果说八八水灾的救灾考题有“黄金七十二小时”,那么水灾之后的“国土保育”及改革考题,可以说也有“黄金七十二天”──马英九善用灾后大家记忆犹新的这七十二天,把行政、立法及社会民气三方力量交相激荡,汇聚出足以铲除积弊的改革动力。 

   马英九曾因在“黄金七十二小时”里的表现,而饱受不知善用“总统”大位之讥。推动国土保育及改革的“黄金七十二天”,是他一次为自己,也为台湾转祸为福的机会。再错过这黄金七十二天,他是否有机会连任事小,台湾枉费付出如此惨痛牺牲之代价事大。 

   最后,善用这“黄金七十二天”,不只是政府的事情。媒体也要善尽责任。媒体应该提醒、推动政府择其大、择其要的事情进行改革,过于拿细微之事无限上纲,看一二官员出洋相,形同消费这次灾难事小,在监督政府这件事情上见树不见林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