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记者报道失实一律下岗的做法舍本逐末

http://www.CRNTT.com   2010-04-28 11:44:34  


约瑟夫·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及时发出警告。”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讯/我们应重视记者新闻报道的重要作用。对于报道失实的记者应依靠新闻报业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来自由实行惩罚,政治和法律主体不应管得太严,因为当一项惩罚机制绑上强权干涉的枷锁,就会变得让人生畏,有可能束缚记者进行新闻采访的自由度和勇敢度,妨碍最大程度挖掘事实真相的广度和深度。光明网《光明观察》今日刊发评论员马娜的文章“记者报道失实一律下岗 武汉记协惩罚‘舍本逐末’”,其内容如下:

  4月26日,武汉市市记协四届三次常务理事会暨四届二次理事大会召开,会议强调全市各类新闻媒体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防范虚假新闻产生,今后凡属记者由于采访不深入不细致造成报道严重失实的,一律先下岗再处理。( 《长江日报》 04月27日 ) 

  为了纯净当前的新闻市场,坚决制止虚假新闻,强化媒体社会责任, 武汉市记协对报道失实的记者予以下岗处理。笔者认为这项规定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维护新闻长久真实性原则。另外,让弱势记者下岗,端了人家的“饭碗”,笔者质疑此惩罚是否有舍本逐末之嫌。 

  笔者认为,在当前普遍倡导新闻自由的市场下,不应过早打击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因为我国新闻采写市场的发展还欠成熟,相比国外新闻水平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所差距。在新闻界浮躁之风下狠抓杜绝假新闻的工作,在媒体市场自律机制尚不成熟的环境下,可能会耗费巨大资源,却取得微小成果。在促进我国新闻发展水平的工作中,建立百花齐放的新闻市场是至关重要的,鼓励记者采写各类新闻是“本”,而假新闻是“末”,是新闻采写中的没有想到的副产品,对待犯错记者,法律和政治的态度要宽容。 

  媒体不是中央纪委,媒体不是审计署,媒体不是调查组,你不能要求他每句话都说得对。媒体不是中央纪委,没有中纪委的权威,没有权力动用“双规”程序,没有赋予强制执行力,只能依靠自己的敏锐性和部门、个人力量去捕捉新闻线索。遇着采访煤矿安全事故等揭露性新闻,要冒着被致残甚至生命危险去采访。媒体不是审计署,不可能动用那么多注册审计师、会计师,利用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去核对每一个数据,审查每一张报表,有权力审查和调来所有相关部门的账目和财务人员。媒体不是调查组,拿着上方宝剑,组织强大的调查力量,公开、大张旗鼓地“传讯”每一个相关人员,想调查谁就调查谁,想调查哪个部门就调查哪个部门。你要求新闻报道每字、每句都100%准确,是不可能的。 
 
  然而,为了让民众最大程度接近真相,记者在获取社会信息的过程中往往是奋不顾身,但也常常处于弱势地位。现实中,有一些地区和部门千方百计对抗媒体,视媒体为洪水猛兽,把新闻监督视为“添乱者”,想尽手段进行打压。对新闻采访吹毛求疵、百般刁难,甚至组织打手打骂记者。 

  2010年5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行两周年,该条例实施至今,信息公开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民众的知情权得到了保障,处于新闻媒介中的记者,在建立党和政府联系新闻界的桥梁纽带中,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如果为了杜绝假新闻的产生,片面在记者犯错上采取惩罚措施,这项舍本逐末策略,会妨碍了政府和社会信息公开工作的大胆展开。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