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吴冠中:横站于东西方夹缝间 | |
http://www.CRNTT.com 2010-06-28 11:37:24 |
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北渠村的一个普通农家。一方面是像那个时代众多青年一样,怀抱工业救国的理想,同时也不无对未来出路的现实考虑,初中毕业后,考上了浙江大学代办的省立工业职业学校电机科。读完一年,按彼时的规定,参加大学预科生的暑期集中军训,吴冠中与国立杭州艺专预科学生、后成为旅法著名画家的朱德群编在同一连队、同一班,俩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一个周末,吴冠中随朱德群参观艺专,看到前所未见的图画和雕塑,心灵受到巨大震撼,当即决定弃工从艺:“十七岁的我拜倒在她的脚下,一头扑向这神异的美之宇宙,完全忘记自己是一个农家穷孩子,为了日后谋生好不容易考进了浙大高工的电机科。” 林风眠奉蔡元培之旨创办并执掌的杭州国立艺专(即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与北平国立艺专(即中央美术学院前身)并立为民国时代南北两大艺术教育重镇,师资雄厚,人才济济,教学中西合璧,吴冠中在这里受到了包括印象派在内的西方现代艺术的启蒙。抗战爆发后,杭州校区被毁,学校被迫辗转迁移,从长沙到沅陵,从贵阳而昆明。躲警报之余,临摹《南画大成》、画人体模特,艺术并未完全成为战争的牺牲。艺专毕业后,在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同时自修法文,为赴法学艺做准备。 1946年暑期,教育部在全国设九大考区,公开选拔战后第一批留学生,其中只有两个留法绘画名额,竞争空前激烈,吴冠中幸而考中。翌年夏,赴法留学,入国立巴黎高级美术学校,师从苏弗尔皮教授(J. M. Souverbie)。这位巴黎画派的重要成员,把艺术分为两路:小路艺术娱人,大路艺术撼人;其看对象或作品亦分两类:美(Besu)与漂亮(Joli)。如果他说学生的作品“漂亮呵”,便是贬词,是警惕。老师对艺术的“酷评”标准,显然也影响了后来吴冠中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尺度。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