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东西犹在文武已失 北京大并区速战速决?

http://www.CRNTT.com   2010-07-10 09:21:19  


 
并区难度不小

  “东西犹在,文武已失”、“不能崇文宣武,徒留混账东西”……近日,北京并区的消息在网络上持续发酵,引发热议。由于“崇文”、“宣武”突然走入历史,从独具韵味的地名成为充满记忆的符号,老北京们纷纷发声,颇有焚琴煮鹤之痛,更有还我家园之悲。

  一位网友发帖说:“行政区划的变更,本是一个城市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此善政,理应得到市民举双手赞成,为何产生如此负面的民间舆论呢?舆论反对之声,其实并非针对‘四区合并’本身,而是在抗议区划合并更名前,没有征询市民意见;新区划命名,也没有召开市民听证会和接受人大代表质询。”

  网友们的“群情激愤”不禁让人想起几年前广州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时关于“越秀”与“东山”的区名之争。

  2005年,广州行政区划调整,其中包括撤销东山区、芳村区,设立南沙区、萝岗区等内容。由于老的东山区与越秀区合并后,作为古时广州“西关小姐、东山少爷”中的“东山”也成为老广州们集体缅怀的词语,甚至还有人提出能否保留一条街道叫东山街,把东山的名字保存下来。

  “这实际上反映了大家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一些留恋。”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对时代周报说,“然而,经过这么几年,大家也都慢慢认可了。觉得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因为历史上的一些地名,都会有一些重新调整。从以前的南海郡、番禺县到现在的广州,都是经过一定的发展历程。”

  “而广州经过2005年的行政区划调整之后,现在看来,整个区域的发展也确实可以更加协调、可以统一布局,对于老城区在土地合理使用方面,还有在城市的功能调整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好处。”

  在彭澎看来,北京四城区并区的关键问题所在,其实并不在所谓的“地名之争”,而是在区划调整过程中所需要面临的具体问题,如机构的融合、编制的安排等。“其中,人员的调整是个大问题。”

  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引述北京西城区一名官员的话说,自北京四区合并的消息传出以后,有些官员担心合并后可能影响自己的职位,因此尽管今年年初北京市“两会”期间市人大和政协已经讨论过有关四区合并的建议,但还是遇到一些“阻力”。

  据彭澎介绍,广州在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时,主要是通过成立南沙、萝岗两个新区来消化并区之后产生的一些过剩人员,还有一些交叉式的调整。例如当时的芳村区撤销以后,芳村的一些领导就去了萝岗区,越秀区也有干部调至天河区,天河区又有干部调到南沙区。

  “这种撤两个区、建两个区的做法对于人员调整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北京现在的情况是只撤了两个老区,因此情况更加复杂。因为严格地来讲,是要通过减员来实现的。减员分流的难度太大了,这可能关系到整个并区的成功与否。”彭澎对时代周报说。

  国家行政学院的汪玉凯教授也持类似观点:“政协提出的几个行政区划调整都是很有新意的,但实施难度仍然很大。四个城区的政府构架是长期形成的,非常完整。合并之后,人员安排等问题的解决料将颇为棘手。”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7月1日下午的会议上曾表示:“要在调整区划、机构的同时保证党政机关正常运转。要按照统一政策、坚持标准、公平公正、结构合理、总数不减、职级不变、多方负责、妥善安排的原则,开展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干部工作。”

  另一方面,也有广州的政府官员对此提出质疑:“如果说越秀和东山的合并是强强联合,那么东城区和崇文区、西城区和宣武区的合并则显得有点强弱结合的味道。融合起来估计有困难,而且估计需要的磨合时间也相对要长得多。”

  而据一位北京市政府的官员透露,现在北京市的目标是“力争到年底实现一套牌子、两套人马,然后用3-4年时间,实现人事、机构的全面整合和工作的融合”。

  目前,新的东城区、西城区筹备工作委员会成立以后,四区的行政机构仍在正常办公,外面看来毫无异样。但在这平静背后,是否正酝酿着另一场风波?(记者 吴晓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