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应对高粮价需探明深层原因

http://www.CRNTT.com   2010-07-15 07:45:02  


  中评社北京7月15日讯/继绿豆、大蒜等农产品打开上涨通道以来,目前小麦等价格也一路走高,明显超过了政府的最低收购价水平,许多地方甚至出现收购方下乡进田式抢购的“沸腾”局面。

  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刘晓忠文章称,对于当前粮价上涨,市场存在不同的解读。大致归为:灾害气候、夏粮减产8亿斤、国内游资炒作、农资成本上涨、国际主要粮食生产国实施限制出口政策、粮食制造生物能源以及流动性过剩等诸多因素。同时,阴谋论调也在市场上甚嚣尘上——粮食中介商囤积居奇和益海嘉里等境外粮食巨头在国内重金“抢粮”。然而,这些因素都难以诠释目前粮价上涨的真实成因。

  文章表示,诸多迹象显示,低粮价时代已经结束,粮价上涨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首先,当前粮价上涨是农业市场化深化带来的农业生产要素重新市场化估值之突出表征。务农劳动力作为粮食生产成本,开始纳入粮食价格体系核算导致粮价进行重新市场化定价赋值。随着非农就业吸附大部分农村富裕劳力和农民工市场的形成,为务农劳动力成本带来了比价效应,使农业劳动的边际成本不再为零,尤其是随着当前民工荒的出现,农民工市场供需日趋均衡,务农劳动力成本开始部分进入粮价实行成本核算。同时,近年来农村市场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日益深化,部分农村劳动力开始从事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服务产业(如当前诸多农村居民的餐饮日趋市场化和分工专业化),客观上使务农劳动力成本更相对准确地定量计入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体系。当然,农业生产要素价格的持续走高,也导致了当前粮价的走高。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