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学术法庭的“七条军规”

http://www.CRNTT.com   2010-07-19 10:13:36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讯/今年3月25日,南方周末刊载王彬彬《汪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的学风问题》一文,汪辉被指多处抄袭。抄袭事件持续数月,几起几落,而当事人汪辉始终采取鸵鸟战术。而7月11日,朱学勤被网友Isaiah着文指证代表作《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多处抄袭,朱第一时间回应,希望走向“学术法庭”,要求“开庭审判”,维护学术尊严。“愿学术法庭审判我”,无论是所谓的派系纷争也好,针对领军学者也罢,事情的基点依然是两者是否抄袭。因此,是否能寻得独立公正的“学术法庭”,来界定抄袭,才是公案的最大意义……

    学术法庭7条军规

  1.有人打假切莫问“动机”

  有人对批评者王彬彬的动机提出质疑,“派系之争”、“骂名人以扬名”之说均被提及。也有人将此事与王彬彬此前对王蒙、蓝棣之等人的批评联系起来。对此,王彬彬说:因为这些事,我给自己树敌还少吗?我吃的亏还少吗?不过我不在乎。有人把一个小偷扭送到派出所,你不去审小偷,反而问我扭送的动机,这叫什么道理?

  点评:无论啥动机,都改变不了打假、“抓小偷”的正当性

  自古以来,“诛心之论”就为国人擅长,似乎觉得自己能钻进对方的肚子,揣测出别人的坏心思。汪辉抄袭,你王彬彬想借名人炒作;汪辉抄袭,你王彬彬也不是什么好鸟;汪辉抄袭,你王彬彬居心叵测……难道这就是中国逻辑?所以,无论啥动机,都改不了其打假、“抓小偷”的正当性,当然,唯一可以驳倒王彬彬的是,汪辉没抄袭,他把好人当“小偷”抓了。当然,这同样适用于网友Isaiah对朱学勤的质疑,哪怕人家匿名。

  2.新左派、自由派不是问题,谁抄袭了才是问题

  汪辉,新左派的领军人物,朱学勤,自由主义者的代表人物……一些挺汪辉者,把抄袭门描绘成一场有关学术界门户和派别的阴谋,以避开抄袭的事实。学术界早已风传:挺汪派也要去翻别派的书,以求报复。朱学勤作为汪辉对面那一派的代表,难免首当其冲。顺着这一逻辑走下去,朱学勤抄袭门也成了阴谋。这样,抄袭也就没有是非可言了(薛涌)。

  点评:即便不同学派互相揭短也是一种贡献新左派、自由派素有恩怨,这并非什么大问题,一个开放而多元的时代,大家因为学术思想不同而互相攻击,本是很正常的事。大家为自己的行为和言论负责,但谁也没有必要挨批斗。当然,底线是存在的,你可以不爽对方,可以攻击对方,可以揭对方的短,但不能无中生有,不能造谣,所以,抄袭就是抄袭,没抄就是没抄,无论新左派、自由派,哪怕是蛋黄派,在最基本的事实分析上,不能信口雌黄。所以,即便是出动几十人上书写公开信之类的大阵仗,事件的根本点依然是,汪辉、朱学勤究竟抄还是没抄?

  3.可以不当教授,岂能不做男儿

  3月25日,汪辉对媒体记者回覆短信:“我在国外,现在是深夜。有朋友来信说及此事。我没有看到文章,手头也没有20年前的著作。我很希望此事由学术界自己来澄清。”除此之外,汪辉对涉嫌抄袭概不理睬。7月13日,朱学勤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向母校复旦大学和任职单位上海大学递交正式申请,请求立即启动对自己问题的学术调查程序。对此,易中天着文《可以不当教授,岂能不是男儿》,暗讽汪辉不如朱学勤,不是男儿,不敢担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