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汪辉专访:不回应是坦荡面对学术批判

http://www.CRNTT.com   2010-08-02 13:56:44  


 
新闻链接:

新加坡《联合早报》:两百名对立的学者

   作者:周兆呈 2010-08-01

  几天前与两位友人聚叙,他们一位在美国读书、一位在台湾执教。闲谈中自然地带入“汪辉事件”,友人在美国任教的导师也积极参与“挺汪”,是7月初对外公布的近百名海外学者致清华大学公开信的署名人之一。

  这是我一个月内第三次和外地学术、文化界人士聊起“汪辉事件”,无论是在上海跟当地的朋友,还是在新加坡与来自上海、香港等地的客人,“汪辉”似乎成了无可回避的热门话题。有趣的是,对于事件本身,这几位文化人彼此所持的立场也是南辕北辙,交集有限。

  这只是我自己有限的接触所得到的印象。这种因为“汪辉事件”而在学者之中引发的对立,可以从两组针锋相对的公开信观其一二。7月7日,63名以中国大陆为主的学者签名附议,以公开信的方式向清华大学及汪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为对汪辉教授负责,澄清这一争议,我们联名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大学迅速答复,履行职责。在组成调查委员会时,应邀请贵院、贵校之外的学者,乃至海外学者参加,公示委员会成员名单和调查结果。我们同时要求,调查结论以及各委员投票意向最终能公布。”

  签名附议的学者,既包括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中文系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也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研究领域的教授,很多是平时就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介入时事讨论的学者。

  “汪辉事件”引起如此众多学者的参与,撇开学术派别、理念差异、治学观点等带有个人色彩的因素不说(说也说不清楚),如果将其视为公共事件,校方学术机构如何应对处置、汪辉本人如何回应阐释、学术界又如何认可或继续激辩,足以构成一个案例,放到今后更长的时间段再回首时,肯定有其“经典”意义。

  公开信里除了在学术领域调查的专业要求,还额外加了诸多确立规则、处置程序、人员组成的具体诉求,比如要求调查委员应包括社科院、清华之外的学者,公示名单、公布投票意向等等。很显然,公开信是希望借助公示公布,来确立一种规范,从而形成对调查当局的一种压力。这种诉求的潜意识,反映出的是对目前缺乏规范的学术机构的调查的不信任。换言之,在对汪辉调查的诉求中,让人看到更多的其实是整体中国学术界对学术机构权力制度的怀疑,也是对整个社会制度诚信匮乏的质疑。因此,即便是社科院和清华大学按照这种诉求邀请校外、海外学者,公开公示,仍然会招致继续的批评,陷入没完没了的境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