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公租房定价偏高误读“公益价值”

http://www.CRNTT.com   2010-08-03 10:58:58  


图:公租房的租金超过市场价格,这门槛也太高了(曹一漫画)
  中评社北京8月3日讯/据媒体报导,北京市住建委近日首次公布三个公租房项目成本租金,每平方米每月高达二三十元的租价不仅没比市场价低多少,有的甚至比市场价还高。中国网今日刊发评论员畲宗明的文章“公租房定价偏高误读‘公益价值’”,文章表示,“…公租房‘接轨市场价’,确有‘乱打价格牌’的嫌疑。…挂着‘廉价’羊头卖‘高价’狗肉,未免太不厚道”。其内容如下:

  7月31日,新华社发文《看不懂、想不通的公租房价》,质疑公租房定价偏高。文章称:7月29日,北京市住建委首次公布三个公租房项目成本租金,不过,每平方米每月高达二三十元的租价不仅没比市场价低多少,有的甚至比市场价还高。(8月1日 《京华时报》)

  公租房“接轨市场价”,确有“乱打价格牌”的嫌疑。要知道,前几天北京市建委还给民众注“镇定剂”:公租房租金,是按照“保本微利”原则测算出的,具体金额将按低于周边租金20%至30%进行。挂着“廉价”羊头卖“高价”狗肉,未免太不厚道。

  在房价畸高的寒冬里,“住有其居”的生活理想,注定要在“买不起”的群体表情的冷却下,变成冰冷的“奢望”。而跨不过“住房难”的坎儿,流离失所的风险,就会点缀在百姓“生存多艰”的境遇上,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若不缓释人们的住房焦虑,“尊严说”就会变为不经一碰的泡沫,幸福感也只是充饥的“画饼”。

  公租房,无疑为公众“安居梦”的安放增添了可能,也体现出了政策救济的温情。尽管无法“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尽管难以触动高房价的根基,但它迎合百姓的期许,为“无房族”们提供了蔽身之所,也抚慰了“房奴”头衔下千万颗躁动的心。犹如大旱之时降甘霖,公租房释放的制度善意信号,鼓舞着民心,也激发着社会健康运作的活力。

  既然定位为“解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要”,公租房就应带有“公益属性”,而不是专为牟利的商品。物“适宜”价廉,实惠好用,也就成了公租房转化为民生保障的充要条件。毕竟,对于物力维艰的弱势者而言,租价高低,直接同他们的生活改善空间挂钩。

  蕴含着“人本情怀”的公租房,理应充当市场调控下“关怀面存遗漏”的补充。市场不相信眼泪,也不供应“自动的社会保障”。保障被边缘化群体的居住权,就应该是制度补贴和关怀的题中义,也是对公正种子的播撒。当“善政”的触角伸向了他们,才是对“民生为本”的回归,“现代文明”也才会多一种人文视角的注解。

  定价偏高的公租房,显然遗忘了它的“公益价值”所在。“比市场价还高”,比起香港“公屋”租金仅为同地区市价的25%的水准,无异于离谱要价。说它“看不懂、想不通”,已是“相当客气的说辞”:其一,公租房设施和居住环境较之于市场租赁房,要相对简陋,价格不低反高,岂不是让低收入群体无路可选,唯有“弃公租而择市场”?其二,公租房的保障效用就表现在“重服务轻盈利”上,价格“上扬”也不符合其定价原则。

  “免于匮乏的自由”,是筑成“尊严”长城必不可少的坚实砖瓦。公租房如果背离了“公益方向”,用价格堆高门槛,边缘者的安居权就会亏空,尊严更是无本之木。他们“辛酸无力”的标签,将标记着社会文明的贫瘠与尴尬。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