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国家信用:中美的软实力竞争

http://www.CRNTT.com   2010-08-05 10:55:34  


 
主权信用是一种“软实力”

  国家信用或主权信用,是一种“软实力”。在国际金融战争和大国竞争中,这种“软实力”经常比GDP、军队等“硬实力”还重要。为了深入理解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回溯一下欧洲现代国家崛起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战争打出来的。而支持这些战争的,是一套逐渐生成的国际金融机器。这一金融机器的运转,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当今世界的国家信用结构。

  欧洲中世纪早期的战争相当原始,基本可以说是贵族间打群架。国王或诸侯招呼自己的扈从,自携武器和敌人对杀,一两天就分出胜负。这自然不会涉及多少金融问题。到了中世纪盛期,欧洲发生“商业革命”,经济恢复,贸易兴旺,野心勃勃的王室,利用新的经济资源展开了更广泛的战争。这种战争,渐渐触发了“军事革命”。

  所谓“军事革命”,大致包括如下因素:第一,战争规模的扩大,参战者不仅是几个贵族,而且有了雇佣军、常备军,平民渐成主力。第二,战争从一两天发展到经年累月甚至几十年,参战的士兵不得不放弃生产。第三,战争技术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昂贵。这不仅包括新的筑城术、火药枪枝的运用,还有日新月异的海军,使战争成了最大的烧钱机器,军事问题立即变成了金融问题。再富的王权,也无法用传统农业的岁入来支持如今庞大的战争,在危机时刻必须借钱打仗。于是,国际信贷、主权债务等等也就随之而起。

  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群雄并立,几乎没有一年不打仗。最后到了大英帝国的崛起,才算烟尘稍定。历史学家回顾这段大国竞争,发现最后决定胜负的,不是人口、资源,不是GDP,甚至不是军队的战斗力,而是一国的举债能力。小小的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自16世纪中期开始,向当时的世界帝国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打响了长达80年之久的独立战争。尼德兰不过150万人口,不过是一群城市集成的散兵游勇,缺乏军事经验。西班牙统治着2000万人口,几乎垄断了美洲的白银,所谓“日不落帝国”,最初就是用来描述西班牙的。但是,最终尼德兰的胜利,是把西班牙在财政上拖垮。

  尼德兰为了打赢战争,大肆举贷,利率经常在4%以下。西班牙举贷,最绝望时要付出20%以上的利率。虽然战争结束时,尼德兰的人均负债额要高于西班牙的水平,但低利率使尼德兰能够承受更多的债务。英国也是一样。每次与欧陆列强交战,英国总是能够坚持到最后。这里的底牌,是英国能用3%至4%的利率借到钱,其欧陆的对手则经常要为贷款支付两位数的利率,打到半截就宣布财政破产。

  为什么不同国家举债会有如此不同的利率?因为各国的国家信用或主权信用等级不同。信用高的利率低。信用差的,则必须支付高昂的风险利率。在那个年月,虽然没有穆迪这种大型的金融信用评级机构,但是,经过几个世纪的运行,欧洲金融市场对各国的主权信用大致发展出一套标准,并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当时有钱放贷的,是城市里的商业集团。主要借钱的大户,则是急着要支付军费的王室或政府。商人是否肯贷款,以什么样的利率贷款,自然要看借贷者的偿还能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