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包容性增长”目标是成果共享

http://www.CRNTT.com   2010-10-09 08:07:15  


 
  文章表示,胡锦涛主席首次倡导“包容性增长”,是在去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一年的时间之内再次强调“包容性增长”,“充分反映出党和政府践行‘包容性增长’的决心和信心,表明‘包容性增长’理念已上升为中央执政理念,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蔡荣鑫在媒体撰文说。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两位经济学家庄健和汤敏的解释,“包容性增长”跟“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相比,有更多的量化指标,也更具体了。其核心是,在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的同时,增长也要是可持续的、协调的、更多关注社会领域发展的。这种增长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考虑到其他方面,尤其是社会领域的,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这种发展的成果。

  对中国来讲,从目前的讨论来看,大家关心的,是“包容性增长”最核心的问题,即如何改变“中国式失衡”,实现平衡发展。经济结构失衡、资源占有失衡、收入分配失衡以及权利失衡,等等,其结果势必是产生大量不公平事件,最终损害的是弱势群体利益。失衡发展的最坏结果,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因此,关注弱势群体,让弱势群体有足够好的生存空间,是“包容性增长”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以,治理“中国式失衡”的过程,也即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过程,更是逐步实现共享式发展的过程。当前中国纠结于“国富”和“民富”的选择,当GDP增长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之时,民众还在呼吁提高收入分配当中的“两个比重”,这本身就是体现非共享式发展的最好佐证。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当前必须在“民富”上有实质性的政策突破,故让利于民和藏富于民便是下一步各项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在此,“包容性增长” 更像是一种手段,是从“中国式失衡”演变成共享式发展的指导性手段。

  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最近在一次论坛发言时说,政府和企业应利用市场力量,联手推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经济进入均衡共享的包容性增长阶段,让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要在“十二五”规划中把分配制度改革作为重中之重,让国民经济进入“GDP增长—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增长—内需扩大—经济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