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孩子们为何更喜欢民国时的语文课本? | |
http://www.CRNTT.com 2010-11-26 10:32:00 |
而现在的状况是: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教育他要热爱祖国这样的大道理,到他们长大成人,我们反倒要到处刷上“不要随地吐痰”、“要孝敬父母”这样的标语,广而告之这些从小就应该懂得的道理。偌众的成人世界,怎么看都像是还生活在幼儿园里。所以就有了那次著名的滑稽争论——中国速滑队员周洋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夺冠后感谢父母,居然被认为不应该。不感谢父母才是人伦悖逆!连父母都不感谢的人,怎么可能感谢祖国!? 再比如,同样是民国版的《新选国语读本》有篇《两个疑问的信》。课文这样写:“平之:先生时常对我们说,进退要守秩序,应对要有礼貌。但是也有人说,秩序,礼貌,是束缚自由的东西。照你看来,究竟应该怎样呢?”字里行间有对孩子的尊重,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的平等思想。而新教材则往往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行文,没给孩子们留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 所以你看现在大街上张贴的种种霸道标语,就会知道源头在哪儿了。从小就没有学会平等和尊重,等这个人长大了,特别是这个人有职有权了,情况便更糟了。 曾有专家指出,现行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依我看还有一个更重大的缺失。1960年安徽凤阳的武店公社有个医生叫王善生。彼时正值大饥荒,许多人患上了不寻常的恶疾,公社干部请王医生想想办法,他看了看,说治不了,因为“少了一味药。” 而那味药就是粮食。数十年后,在中国教育上也有一种恶疾久治不愈,原因也是少了一味药,这味药就是常识。常识!这才是最大的缺失。常识需要捍卫吗?当然需要。但在捍卫之前,先让我们正视常识,不践踏常识好吗? 其实早在2003年,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就曾出版了一本专著《语文教育门外谈》,书中第一篇就是《以“立人”为中心》。钱理群认为,“语文教育的过程,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最终是要促进学生精神的健康成长,个性的健全发展,以此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他人思想的奴隶,按他人的意志去说话、写作的工具。”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似乎在往相反的方向走。我们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将语文工具化,失去了人文性考量。其培养目标不是成为自我完善的公民,而是建设者——其象征是高度物化的“螺丝钉”。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