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管理通胀预期要明确“货币规则”

http://www.CRNTT.com   2010-12-23 08:47:35  


根本之策是中央银行明确表明“货币规则”
  中评社北京12月23日讯/如何既促使通胀率下降又稳住经济增长率,至少不使经济增长率过快降低,正是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和难点。上海文汇报发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殷醒民文章表示,根本之策是中央银行明确表明“货币规则”。一个务实而可信的规则,既稳定未来价格预期,也稳定经济增长管理通胀预期的核心,使市场确信:中央银行的货币规则可以保证人民币长期价值的稳定,通胀是可控的。

  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两大新特征

  文章分析,今年第二季度之后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两大新的特征:一是产出同比增长率逐季下降:第一季度是11.9%,第二季度为10.3%,第三季度9.6%,预测第四季度是9%,经济增长似乎进入了下行通道;二是物价水平逐月上升,以CPI衡量的1-6月物价上涨率为2.6%,8月上升到3.5%,10月更攀升至4.3%,11月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5.1%,物价进入了上行通道。由此看来,2011年很可能将面临GDP季度增长率的同比或环比下降而通胀压力持续上升的局面。这是“滞胀”吗?“滞”的含义是经济增长率同比下降,而不是零增长率或一个很低的增长率;“胀”就是延续今年下半年以来的物价涨势。如果是,应当采取怎样的合适政策?

  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货币数量的增加超过了实际经济的增长率,从而有更多货币追逐资产和商品。有人说,大量新增加的货币可以流入股市、楼市等资产市场,不在别的地方兴风作浪。可惜这只是一种设想和愿望,古今中外并无经验事实支持此说。真实的历史经验是,资产价格暴涨非但不会消除通胀压力,起的作用是触发和加剧通胀。所以,减少货币供应量势在必行。

  应该看到,短期内逆转通胀率上升是非常艰难的,以行政手段控制价格只是临时的应急之举,而不是根本措施。更进一步说,不应将通货膨胀压力归之于食品、能源价格上升等诱发因素,这不仅没有理解本轮物价上涨的真正原因,而且会使政策重点转向严格控制食品、能源等的价格,失去及时调整货币政策的时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