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2011十大猜想:房价能控制住吗

http://www.CRNTT.com   2011-01-20 13:59:54  


 
  之十:中国“堵”城有得治吗

  资深媒体人 史哲

  2票能,4票不能 

  ◆顾元君(济南 高二):感激身边这么多人,多得迫爆这个市镇。——谢霆锋《对牛弹琴》

  ◆高琪(太原 大三):休对故城思故时。

  ◆庾向荣(江苏吴江 法官):城市规划、汽车业的发展规划、人的素质等等都还没有及格呢。

  ◆卜祥安(山东德州 教师):否,只有更多的人自愿放弃开车,才会有效果。

  ◆高琦(河北保定 高二):现在城市多已定型,想要治理交通通过扩建道路是不太现实的,减少牌照也难行得通,外地牌照照样可以通行,公共交通也难已奏效,由于国民素质,留给公交的车道可能会被私家车占用,所以治堵比较难。

  ◆Hyde(infzm.com网友):能。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不乏成功的例子。但是是建立在合理城市规划布局和公民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之上的。就当今国内消费至上、物质至上的文化环境来看,想让人们放弃自驾车接受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和节奏似乎远没有时机成熟。

  ◆梁刚(云南弥勒 县报社长):否。别说一二线城市,在我们边地小城,也是车多为患,不管油价比天还高。

  ◆林峰(海南三亚 渔政人员):购车太容易了。发展汽车业的强烈愿望意味着近期不会出台严格限制购车的政策。

  ◆赖汉克(广东普宁 中学教师):中国绝症之一!病灶很快会转移到农村。

  ◆向超(成都 高三):当你老了,青丝成灰,充满睡意,在炉边打盹时。——叶芝《当你老了》

  较权威答案

  堵,中国城市逃不脱的宿命 

  如果不是北京“堵”得一塌糊涂,不知道“堵”是否会吸引众多媒体、专家的眼光,是否成为一个跨年度的话题?中国265个地级市,七十多个大城市,真正因“堵”在2010年被媒体点名的也就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郑州、西安……并不多。

  不过,除了这些“堵”名在外的,中国都市的开车人近些年在城里开车可能会感觉到: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路段,每一年踩刹车的次数会比上一年多;在相同的起点与终点之间,车与路面亲热的时间更长。一句话,中国大多数城市在成就“堵城”的道路上都踩紧了油门,没撞南墙之前,很难想起来刹车。

  堵是中国城市的宿命,也许会有例外,但绝大多数逃不掉。原因无非那么几条:车多了;路少了;管理水平低下;城市规划不着调。

  车多。中国从“七五”开始把汽车制造列为支柱产业,全世界汽车制造厂商也纷纷捧场,结果就是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创造了新的世界高度,以1800万辆稳居第一。200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只有200万出头,中国差不多又是用11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时间走完的路,所以“堵”起来也必然是迅雷不及掩耳。

  车多,自然就显得路少。伴随着城市中心开发完毕,偏远的郊区成了新热点。曾经的农田、工厂很快被大量的商业住宅区所取代,路当然也是要修的,但修路要占用土地储备、花政府财政,哪有卖地搞房地产开发来钱快,还省心。结果就是,所有中国城市新区的住户们总会面临入住头几年的出行难。于是,买房在郊区,买车也扎堆,于是更堵了。

  管理水平低下?这几乎是一定的。全世界但凡比中国先进的国家,在城市规模、人口密度、汽车保有量相近的情况下,交通似乎都比中国的城市清爽得多。

  至于城市规划,也许该反问一句,中国城市有规划吗?换个领导,或者在任头脑一热,城市规划就会变个样。这些年的功能区扎堆就是一例,比如每个城市都搞CBD,恨不得把所有金融企业都集中到一起,结果,本来公共交通就跟不上,于是一到上下班时间更加堵成一片。这样的堵,几乎就是规划出来的。没有规划说不定还更好。

  至于治堵之道,不外乎是从解决上述的几个原因入手。

  限车?有些城市已经这么干了,但鉴于汽车制造未来若干年仍将是政府的支柱产业,而且国民的消费热情被勾引起来才不久,政府还指着国民的钱袋来拉动内需,交出一漂亮的GDP成绩,恐怕很难。修路吧?中国式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后知后觉,注定中国大多数新开发地区,在没堵的时候是不太会受人重视的。而城市规划则早已屈服于大工业狂飙突进的淫威,只剩下了GDP增长的盲动性,而丧失了科学发展的理性,希望它们能将人的出行便利放在前面,这涉及到一个观念的转变,无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善管理?由于城市规划的先天不足,管理理念的落伍,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样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于规划,一是中国缺这方面的人才,二是地方一把手任期有限,很难考虑得更远。所以短期也难有改善。“堵”是现代城市病,但外国的治堵经验中国也指望不上。因为,同它们相比,铺垫起中国高速发展的所有制度优势,比如决策权集中导致的拆迁高效等等,都会成为现代化对中国的反噬,而且是你今天发展得越迅猛,未来的反噬越厉害。所以,我们将会无奈地眼睁睁看着中国的城市一个接一个“堵”下去。别说2011年了,三五年内都无解。

  南方周末 2011年01月07日 原题:南方周末2011十大猜想:房价能控制住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