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全球资源配置力是中国经济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11-05-22 07:14:07  


 
  环视当今世界,顶尖企业尤为关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提高。美国企业更是借助以军事实力为支柱的国家力量来提升上述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的软肋。严格意义上说,中国迄今还没有一家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世界级跨国公司。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是指能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的企业,而中国目前的顶级企业中无论是中石油、中石化,还是中国五矿和华为,它们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在全球配置资源的程度。

  西方控制资源和定价权

  文章指出,控制能源与能源通道,把持能源定价权以及将能源交易美元化,是“资源为王”时代西方针对主要竞争对手构筑经济“高边疆”的战略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经过一次大规模战争,以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公司(BP)、德士古和道达尔为代表的西方石油巨头对中东等地的石油布局就往前一步。

  从某种程度上说,西方国家对能源主导权的控制还有针对中国的战略企图。因为无论是俄罗斯和巴西,其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要远远小于中国。俄罗斯更是世界第一资源大国。至于印度,尽管其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程度可能会不断加深,但印度获取外部资源的难度却比中国小得多。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通道几乎都被美国控制。中国暂时只能将着眼点放在拓展陆路运输通道上。西方更狠的一招是掌握了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而中国在这方面基本上是看客。

  内外兼修提升资源配置力

  文章称,中国企业要从老辣且极易结成价格同盟的上游供应商以及国际投行那儿最终博得定价主导权,幷且打进发达国家的市场,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在“资源为王”时代,缺失初级产品定价权的中国既要运用国际通行规则与上游企业展开多回合的博弈,也要介入被国际大投行控制的期货市场体系;幷在逐步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同时,尽快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早日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除了需要掌握国际规则以及设法破除目标市场国的诸多约束条件之外,就是在管理上要尽快达到国际市场上的要求。不少中国企业尚没有足够能力管理好跨地区、跨国、跨文化、跨民族的员工团队和企业。的确,尽管你在国内的经营已经非常优秀了,幷不能保证你在世界其他地方也同样优秀,两者是不能进行简单平移的。其间经营方式和管理方面的适应性最重要。而欧美和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在这方面已经建立了一套相当成熟的管理体系,来避免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水土不服”问题。如它们在中国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十分强调本土化,也就是中国化,摩托罗拉就一直倡导要做一个“中国好公民”、东芝也希望把东芝(中国)建成一个扎根中国的中国企业,而不是被中国人看成是日本企业。不过这种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的“本土化”战略真正实施起来却殊为不易,它不仅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制度化的管理系统,还需要一大批具有跨国家和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全球化经理人来实施。而这种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恰恰是中国跨国公司目前最欠缺的。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