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全球治理有可能陷入瘫痪 | |
http://www.CRNTT.com 2011-08-11 09:33:11 |
第三,大国治理世界的意愿下降,与过去的两极或单极世界相比,今天的“无极世界”或“多极世界”可能带来的更多是失序,而非秩序。 第四,最为关键的是在当前的全球治理机制中绝大多数属于外部或替代治理机制,能够深入到国家内部监管的深度治理制度几乎空白。例如,在国际经济领域,世界贸易组织(WTO)、IMF和世界银行等机构负责的是世界经济的外部治理机制,所调整和监管的是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自由贸易的规则和世界经济的均衡性等,但全球经济已经融为一体,而传统的国际协调机构如IMF和世界银行在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方面的作用已明显不足。 联合国的设计已经过时 同样,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认识到联合国应对当代危机的局限性。联合国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其建立之初的宗旨和目标并不是为当代世界所设计的。联合国的创建者们没有预见到今日世界国家内部的严重暴力冲突,安理会更不是为了防止国家受到恐怖主义袭击而设计。 可见,今日世界的全球治理本身也面临着风险。笔者认为,面向未来的全球治理框架结构改革必须是全方位的。如果当前的全球治理机制不能很好的适应国际体系中权力转移的变化,或者它的结构和过程与当前的国际关系变化出现严重不一致,那么就难以诞生令各国都满意的合作框架,导致全球治理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成为斗争的一个焦点。 因此,全球治理改革必须适应国际体系的变化,增加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新兴大国现在已成为解决国际问题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现有国际治理的核心机制主要为西方国家所设计和掌控,如联合国、IMF、世界银行以及作为WTO前身的关贸总协定。这些机构能否重现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做好接纳新兴国家的准备并使这些国家于中发挥更大作用。反过来,如果新兴大国怀疑当前的机制、议程,或者担心它们偏袒少数大国利益,那么可能导致全球治理陷入瘫痪。 全球化是当今危机的总根源 当前,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全球治理议题,无论是抑制气候变化还是打击恐怖主义,其实都可以归属为“反应型”议题。被动应对并非最佳方法。因此,全球深度治理必须实现议程的转变,即从被动反应型的议程向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的治理议程转变。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