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纵横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金陵十三钗》:一个投机主义者的触底反弹

http://www.CRNTT.com   2011-12-23 14:56:24  


 
  2.除了投机色彩,《金陵十三钗》本身也有硬伤。

  本片的主题是探讨复杂的人性,想告诉我们“婊子并非无情,贪财好色之辈本性可能是好人,凶残的侵略者也有其柔软的一面”等等。但在表现方式上,由于过渡空间不够,显得生硬,缺乏说服力。尤其是在人性的提升上,米勒和妓女们转变得太快,让观众产生了明显的不适感。

  米勒这个人物,在严歌苓的中篇原着中是根本没有的。为了戏剧性,影片让真神父一个没出场就死掉了,一个干脆去掉了。米勒到了教堂后,导演极力表现他的贪财、好酒、爱色等人性的弱点。但当鬼子来了,面对女学生们的不幸,误穿了神父衣服的米勒在短短的一两分钟之内就从有点坏的俗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这让我想起了科恩兄弟去年的那部《大地惊雷》,片中杰夫.布里吉斯扮演的那个只认钱不认人还好酒的独眼侦探,经过全片90多分钟的铺陈,直到最后才成了一个好人。戏剧性,应该是故事的自然呈现,并通过内在的张力来完成的,而不是编导们的任意安排。

  另外,影片在技术上还有一个看似不大实则体现主创态度的问题,那就是女一号玉墨的英语说得太好了。那夸张而做作的美式英语,哪怕你上过6年教会学校,说出这样的英文也是不可能的。玉墨的每个单词,每个音节都发得特别清晰,非常注意连读,以至于一个句子说下来,听着就像有几十个音节的一个单词。反倒是男孩陈乔治和女学生们的英文听起来更自然,就是中国人在讲英文。

  3.尽管有缺陷,但凭借《金陵十三钗》,张艺谋的确完成了触底反弹。

  当然,与大多数导演比起来,张导的起点很高,用股市术语说,就是高开。处女作《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拿下金熊。之后的《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都维持了高水准。1994年的《活着》,让张导达到艺术巅峰。随后,张导尝试商业片,小成本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效果一般。1998年和1999年,张导回归艺术片之路,先后拍了《一个都不能少》和《我的父亲母亲》,试图用阿巴斯等人惯用的纪录片的路子拍故事片,但只学了些皮毛。2000年的《幸福时光》,让张导真正知道了失败的滋味。

  2002年,张导开始玩大的。一部主题上明显有反人类倾向的《英雄》横空出世,开创了中国式商业大片的时代,但他本人的艺术之路也在加速下滑。之后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都赚了票房,输了口碑。2009年的《三枪拍案惊奇》,更是让张艺谋沦为一个春晚小品式导演。至此,张导到达最低点。2010年的《山楂树之恋》,张导开始底部盘整,直到这部《金陵十三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